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精彩老年生活

(2023-01-13 05:29:49)
标签:

生活

我的精彩老年生活(学习强国)

生活在新时代,永远都年轻。古稀之年的我,不甘心在家里安享清福,而和年轻人一样东奔西走不停歇,比在职时还要忙。

我在2007年离岗后,仍延续送高三毕业班的惯性,在培训学校辅导高考生,经常奔波于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和张店区之间,直到2016年才停下来。这期间我不仅试着写一些有关高考或生活类的小文章,而且还染上了“网瘾”。

2008年我申请注册了新浪博客,发的第一篇博文是《我有非分之念》,至今已发博文1150余篇。2013年开通了QQ空间,发的第一篇日志是《把“儿媳妇”嫁出去》,现在已发日志2360余篇。

2019年9月,我申请了“老邵说说”公众号,发的第一篇文章是《父亲的责任》。三年来,我坚持天天发,吸引了不少“回头客”,有时候每日阅读量近千人,日新增十余人,至今已发文章1120余篇,总用户数达1400余人。

为了方便展示视频或音频,2020年7月,我又注册了“齐昌美篇”,并参加了周村区关工委举办的“美篇编辑”培训班,学会了编辑视频、音频和背景音乐,如鱼得水,目前已编发150余篇美篇。

其实,我的思想原来很保守,是孩子眼中的“老顽固”。就拿电视机来说吧,我一直以影响孩子学习为由,说不买就不买。直到1997年搬进楼房时,一位要好的同事买了电视机给我送到家,我才用上了电视机。以前,我一直认为电话就是“奢侈品”,一直拖到2001年才安装了座机。2007年离岗后去淄博五中担任教学督导,迫于业务需要才买了一款“小灵通”。

我最早接触“微信”这个词是在2014年,当时看到给我装修房子的师傅只要一有空闲就看手机,我问他看啥,他说是微信。当时我也不懂,认为微信就是短信。之后,儿子要给我买智能手机,说可以用微信、听歌曲、看视频、打电话不花钱……好处一大堆。但是因为那个“微信迷”师傅,我认为玩微信就是玩物丧志,一直拒绝。直到2019年,儿子替换下来一部智能手机,于是我又被动地成了“微信人”,结果一下子就陷入微信不能自拔,不仅有了微信好友,还有了微信群。现有100多名微信好友和50多个微信群。我是24小时不关机,微信“业务”忙不迭。

在注册了微信公众号“老邵说说”之后,我主动把我所在的周村区关工委“五老”宣讲团、周村区鸿雁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周村区老年体协小寨活动站组织的活动及时报道出来。参加活动后的首要任务就是坐在电脑前,写文字、贴照片、配音乐,编辑完了再发朋友圈。往往是参加活动不觉得累,但是编辑公众号或美篇时却累得头昏眼花。

十多年来,我坚持写博文、写日志,积累了不少文章,就开始自费出版自己的书。第一本书《我与共和国一块成长》中的300多篇文章全部是从我的博客中精挑细选出来的;第二本书《山村的记忆》里的文章都来自于我的QQ空间;我主编的《王洞纪实70年》都是“老邵说说”公众号上的素材……

我们生活在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如果没有电脑和智能手机,离开网络和微信,还真是寸步难行。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八十三岁还学巧”。目前,趁着身体还健康,我会继续驰骋于网络,穿梭于微信群,为精神文明建设传播正能量。

(作者: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鸿雁社会组织服务中心 邵褀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