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师(四)

标签:
教育 |
蒋文秀老师是我们班的数学老师,他瘦细的身材,鼻梁上架一副高度近视镜,显得两眼有些凹陷。皮肤微黑,穿一件黑色呢子外套,清秀得体。蒋老师待人温和,慢声细语,很受学生爱戴。
晚自习第二节,赵国栋老师给我们讲过《红岩》故事,蒋老师有时候也给我们讲革命故事,他把“特务”说成特(tuo)务,给我们的印象很深刻。我的数学成绩比较好,深得蒋老师的喜欢。记得蒋老师调到寨里中学后,我还写信请教他有关“因式分解”的问题。大约在70年代初吧,我们几个同学骑自行车到寨里中学看望蒋老师,蒋老师告诉我们他大儿子“大牛”死了的时候,声音很悲切。
http://a1.qpic.cn/psc?/V53I1wam0G6BKL3ITiMB11gSmL2vA8YC/bqQfVz5yrrGYSXMvKr.cqcVEqjxz2IwAczgs3pY7u4UXxV4xUKX8vYTgY.ijvBg.pBKDYoWO0sLRBfB.SDAmR*HhWOb8y.oyx1HpqFIuNm8!/b&ek=1&kp=1&pt=0&bo=VgOAAlYDgAIRECc!&tl=3&su=0198008335&tm=1651039200&dis_t=1651040509&dis_k=1b88a8ac299a5e7898bebb9fda6ac7ab&sce=0-12-12&rf=2-9
1996年淄博八中40周年校庆时,遗憾的是蒋老师没有来,同学们非常想念他。1998年,淄博日报社搞“师恩难忘”征文活动,我就写了一篇《蒋老师你在哪里?》的征文,刊登在6月5日的《淄博日报》上,被很多同学看到,于是同学们纷纷提议一定要找到蒋老师。
我根据以前蒋老师给我回信的内容,知道蒋老师调回原籍茌平县韩集公社任教。就给茌平县教师进修学校、茌平县韩集中学写信,结果都是石沉大海。我又给韩集公社蒋庄大队写信,终于得到蒋老师小儿子蒋广迎的回信,信里说蒋老师因病退休在家,不能外出。于是,我们决心到茌平看望蒋老师,11月8日,我和王方义、吕佩英(带着儿子当司机)、沈永学、曹培爱等5名同学驱车去蒋庄见到了30年未见的蒋老师。师生相见,感慨万分,蒋老师老泪横流,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http://a1.qpic.cn/psc?/V53I1wam0G6BKL3ITiMB11gSmL2vA8YC/bqQfVz5yrrGYSXMvKr.cqbwvE5GD1J6FLJ0RU0*EI7QoaimIaKKSJ*hJTJopOeN8oKITAu8X0eiOpmixz0OcRFC8SXzcSUAhiPfXJM9S260!/b&ek=1&kp=1&pt=0&bo=6gFvAeoBbwERECc!&tl=3&su=037152239&tm=1651039200&dis_t=1651040509&dis_k=17dde7360a6208b12755b12d9b827b75&sce=0-12-12&rf=2-9
从茌平回来后,我写了一篇《师恩难忘永不忘》文章,部分内容刊登在1999年4月9日的《淄博日报》上,作为“师恩难忘”征文活动的系列材料之一。大概是下年的冬天,接到蒋广迎老弟的电话,说蒋老师去世了。但是当天出殡,我们赶不到,只得发个唁电以表我们的悼念之情。
毕化先老师是我们班的物理老师,也是我们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记得,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以后,毕老师曾在校园东北角的场地上,为全校师生讲述原子弹的构造。自从淄博八中安了“电棍”之后,毕老师就负责全校班级的“电棍”维修工作。文革中,毕老师也被批斗,每逢“电棍”坏了,就派班里的红卫兵把毕老师“押”来给我们维修。文革后,毕老师很快就被任命为教导副主任、主任、副校长、校长、书记。1990年,毕老师调任淄博第二师范政教主任,1996年从二师工会主席的岗位上退休。
http://a1.qpic.cn/psc?/V53I1wam0G6BKL3ITiMB11gSmL2vA8YC/bqQfVz5yrrGYSXMvKr.cqWzpftnMFRKU8ywTZFV2*L9z6On7y5RQm5rzsP4QIa3WYj5QGQCxL3gx7n33qxPuA0pQxdM067noj82bpMDq4gE!/b&ek=1&kp=1&pt=0&bo=VQOAAlUDgAIRECc!&tl=3&su=0131770111&tm=1651039200&dis_t=1651040509&dis_k=8da1cfc84c21b3c94de217cba3ed5cbb&sce=0-12-12&rf=2-9
毕老师酷爱书法,退休之后喜欢写“地书”,他的地书故事曾经刊登在《夕阳红》报上。他还长期担任《夕阳红报》的顾问。记得我去毕老师家里给他送《与共和国一块成长》时候,毕老师和我聊起文革的事情,他和我说了一件很令人后怕的事情。毕老师说,有一次,一个会“造反”的学生,开完批斗会后押着毕老师向回走,冷不防这个“造反”同学拿红缨枪倏地一下朝着毕老师的脖子扎过去。毕老师试着脑后发凉,一歪头那红缨枪贴着毕老师的腮刺了过去,吓得毕老师出了一身冷汗。要不是毕老师躲得快,很可能就没命了。
我的著作《山村的记忆》,就是那次和他一块吃饭时毕老师提议让我写的。所以我聘请毕老师担任《山村的记忆》的首席顾问,里面的许多故事都是他亲自给我讲述的,并请他为我题写书名。我的第一本著作《与共和国一块成长》由班主任赵老师题写书名。我只所以请老师为我题写书名,就是想借老师的大名为拙作增光。(未完待续)
附录:蒋老师,您在哪里?
http://a1.qpic.cn/psc?/V53I1wam0G6BKL3ITiMB11gSmL2vA8YC/bqQfVz5yrrGYSXMvKr.cqe*zr1NQg8xR1MWOXN9jRss481ZXE.z.DHQsM8Ky3soW78ecRgZQs.KD0.E3ijcJmBYvQINaHJ8Lbkeu.10PNNs!/b&ek=1&kp=1&pt=0&bo=SQY4BEkGOAQRECc!&tl=3&su=0136605663&tm=1651039200&dis_t=1651040509&dis_k=ea403face9b5f554104d79f548169b8d&sce=0-12-12&rf=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