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五的婚事(小说)
(2022-04-18 07:33:41)
标签:
生活 |
肖五的婚事(小说)
引子
文如其人。从小在父母“老实做人,认真做事”的教诲下,形成了纪实散文的风格,不会凭着想象力写小说,更不会写浪漫无边的诗歌。我写的文章都是亲身经历的,至少是道听途说的,不是自己创作的,所以我写的“小说”也是如此,源于自己的生活。
前面那篇《英姐》应该算是小说了,有主人公,有故事情节,有头有尾。但是寓意不深刻,有时候按捺不住就冒出来替主人公说白话,加评语,这都不符合小说的写法。小说,就是自己讲故事,而故事的道理和是是非非,用不着作者自己去道白,应该留给读者去感悟。
不过《英姐》一发上,就有好心人为我惋惜,也有人安慰我,还问我现在和“英姐”有联系吗?是不是我的红颜知己?我回答说,那是小说,故事里的“我”不是现在的我,千万别当真。要是当真了,俺不是成了负心汉?吃着碗里的,还看着锅里的,岂不毁了俺的一世英名!
不说了,灵感来了,先写出来,任由读者评说。
肖五的婚事(一)
在肖家庄,有一人家,当家人肖父不仅十分勤劳,而且能干大事。庄里乡亲的红白喜事、盖屋打墙都少不了他操心。内掌柜肖母勤俭持家,细水长流,即使在三年困难时期,也没让家里大人孩子饿着,半糠半菜,总算顺利地度过了那艰涩的日月。
肖家庄不大也不小,一千挂零的人口,分成六个生产队,每个队二三十户人家,平均不到200人。其中一、二队坐落在东街和北街,三、四队都在西街,南街是五、六队。
东街上的肖家人,祖祖辈辈行善积德,在十七世上光男娃就有六个。特别是那个肖五,自幼聪颖,学习勤奋,念书的时候年年都是三好学生。肖父本指望肖五考高中、上大学,将来能有个出息。可是运动来了,学校不上课了,肖五只得回家种地了。
从旧社会走过来的肖父,受尽了日本鬼子、国民党和地痞流氓的欺凌,他认为求人不如求自己,就想让儿子们啥也学,五行八作都会干,盖屋打墙不再麻烦别人。老大学了铁匠,老二学了瓦匠和石匠,老三学了木匠,老四也是石匠。肖五即会瓦匠,也会木匠,虽然开山采石不内行,但是做起盖屋用的腰砧、石梁等“下山活”来却是把好手,既麻利又细密,就连老石匠也是对他称赞有加。
男孩长大了,就得给儿子们盖屋,没有房屋就娶不到媳妇。一年又一年,一座有一座,忙了一辈子,肖父给每个儿子都盖起了一套院落。眼看着四个儿子都顺顺利利地结了婚,肖家父母高兴得合不拢嘴。没想这肖五的婚事,让老两个犯了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