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5/mw690/001krOKYgy6GTe3UZ2eee&690
昨天晚上和姐妹们主持了一场关于《遇见未知的自己》拆书活动,感谢拆书专家六月老师指导,在巧妈和聪爸亲自参与下,和群里爸妈们积极总结、反省、描述、应用,在自身修养、亲子关系、家教方法等方面,碰撞思想的火花,提出践行的方案,边感悟边执行,感恩喜悦于这场心灵之旅!回顾我的片断:
《遇见未知的自己》是一本值得反复读反复悟的书!2008年,我第一次读,一口气读完,仿佛在书中看到自己的影子;2011年,在学习了心理学后,再次读,发现书中很多是心理学理论的通俗解读;直到近日第五次读,每次都有不同的收获。按照拆书模版和流程,下面我先介绍书籍和作者:
一、介绍书籍和作者:
《遇见未知的自己》作者,张德芬,曾经的台视知名女主播,美国加洲大学MBA ,2002
年,也是她40岁时,辞去高薪的工作,专心研修各种不同的心灵成长课程以及心理治疗方法,体悟灵性及个人成长方面的心得。2007
年,写了第一本有关身心灵成长的小说《遇见未知的自己》,2008年在国内首次出版,几年来,先后又写了《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活出全新的自己》《重遇未知的自己》,从光鲜的女主播到智慧的女高管,再到心灵畅销书作家,张德芬走在身心灵探寻的路上。
这本书是用小说的方式,以一位智慧老人和都市女白领的对话,针对“人为什么会感到累?为什么会不快乐?什么才是真正的自己?”等困惑引导对自己内心的探索,诠释着生命追求的目标——爱、喜悦、和平!
二、原文片断(R):今天,我们要拆的片断(R)的部分是这本书比较经典和中心的一段:
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所有的人事物都是你内在的投射,就像镜子一样地反映你的内在。当外境有任何东西触动你的时候,记住,要往内看。看看自己哪个地方的旧伤又被碰触了,看看自己还有哪些阴影没有整理好。不要浪费能量在那些外在的、不可改变、不可抗拒的东西上。先在内在层面做一个调和整理,然后再集中精力去应对外在可以改变的部分。生命本质的喜悦,是发自内心,由内而外的。不建立在他人身上,不是外在给予自己的快乐。
三、重述总结(I):我们先进行I的部分:请用自己的话重述片段中的知识,或总结启发。
想一想:1、我了解我自己吗?2、我有和自己单独相处的时间吗?3、我真正地快乐吗?
我的重述是:六个字“内观、自省、喜悦!”
我的总结是:诸事不顺,反求诸己!我们遇到挫折、困难、烦恼时,不是去抱怨外界和别人,而是向内寻求根源,一切在我!人生是追求快乐,逃避痛苦的旅程,要处理三种关系:人与物、人与人、人与心,与物、与人都是与外界的关系,只有与心才是与内在的关系。快乐是由外向内,而喜悦才是由内向外。
我的启发是:比如静坐冥想和瑜伽,就是和自己相处,关闭外界所有的感官,静观自己的内心,任凭外界的一切像空中的云来来去去,我们不需要去改变他,也不需要追随他,任他自来自去。人生是一场修行,安好心、说好话、行好路、做好事,在学习中修心开智,在生活中修身养性,在工作中修行悟道,当自己的内心改变了,自己的容颜会改变,外界的人事物也会在自己的眼里改变,相由心生,境随心转,从而享受当下的淡淡的爱、喜悦、平和,达到心灵的真正自由、自在,遇见真正的自己!
四、描述经验(A1):A1部分: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回顾自己有没有经历过,或者见到过类似的事情、情景:
想一想:1、我遇到过什么烦恼?2、我在什么事情上抱怨、焦虑、恐惧过?3、我的情绪有没有因受到别人和外界的影响而变得糟糕?(略)
五、应用方法(A2):A2部分:以后我会怎样应用?
请结合读到的知识、观点、建议、启发,与自己的经验,设想自己今后可以如何运用。(注,内容应该是具体的而非笼统的!!)
想一想:1、如果累了、烦了,我怎样去调整自己心情,做自己情绪的主人?2、我怎样去和自己相处?3、我通过什么具体方法去找到真正的自己?
思索,什么是自己的?别人偷不走、丢不掉的?
我觉得有三样东西是自己的:自己健康的身心,自己的才学智慧,自己的真心朋友,围绕这三样东西,在日常业余生活中应用,从而达到喜悦:
1、每日三自省:一是哪些不足需提高改进,二是哪些进步需保持精进,三是哪些感恩需珍惜拥有;
2、坚持三爱好:通过博客沉淀知识和感悟;通过冥想瑜伽静心修身养性;通过读书交流提升内涵拓宽视野。
3、收获三快乐:知足常乐、助人为乐、自得其乐。将断舍离用于生活中,节俭理财,知足常乐;将自己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将自己的正能量流动,帮助周围主动需要我帮助的人,自己健康快乐的同时带给周围人健康快乐,助人为乐;继续做好工作、家庭、学习、生活的平衡,发展业余爱好,向群里优秀的爸妈们学习美食、种植,更好地服务家人,营造优雅环境,提升生活品质,自得其乐。
人生是一串无数的小烦恼组成的念珠,乐观的人总是笑着数完这串念珠!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