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1月10日

标签:
第五届人们工笔画山中优秀奖文化 |
邓维彬 :号雅石,生于四川省自贡市。四川省美协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四川省分会会员,四川省工笔画学会会员、外联部主任,成都当代工笔画研究会会员,成都市乡情画会会员。毕业于四川大学艺术学院。从师朱任君老师、王申勇老师。2008年结业于四川省诗书画院管苠棡工作室研究生班。
展览:
1、作品《达维印象》入选“全国首届中国山水画艺术双年展”;
2、作品《桃坪印象》参加“华西能源杯2008自贡国际恐龙灯会全国中国画大展”获优秀奖;
3、作品《达维印象2》入选“第四届四川省新人新作展”;
4、作品《情》入选“第五届四川省新人新作展”;
5、作品《大地情》入选“2009全国中国画展”;
6、作品《特殊战士》入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四川省美术作品展”;
7、作品《山水》多幅入选“2008中国当代书法美术大展”并入编《中国当代书法美术人物年鉴》(2008卷);
8、作品《山水扇面》参加《画圣故里全国中国书画小品展》获金奖,并入编《当代中国书画小品经典博览》;
9、作品《清水印象》入选“成都市第七届西部金秋画展”;
10、《中国美术馆》2008年5期发表《家园》等四幅作品;
11、《收藏参考》2008-11期发表《达维印象》等四幅作品;
12、作品《五鹿图》入选“首届‘全国徐悲鸿奖’中国画展 ”;
13、作品《我家就在此山中》入选“四川省中国书画作品大展”;
14、作品《特殊战士》入编“成都市统战部《祖国颂》美术作品集”;
15、作品《我家就在此山中-2》入选"2009中国山水画学术邀请展";
16、作品(老宅院)参加2010年成都当代工笔画研究会“彩云之南”工笔画邀请展;
17、作品《相伴、晨溪》入编“《巴蜀画派主流名家》国画篇”。
评画:
----读维彬作品有感
北宋时期结束了长期的战乱,经济呈现出繁荣的局面,院体绘画的兴盛标志着北宋绘画艺术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无论人物、山水、花鸟都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影响着后世的艺术家们。以山水画为例,李成、范宽、郭熙崇尚描绘自然、表现自然之风,强调出自然的博大和威严。如李成的《晴峦萧寺图》,范宽的《溪山行旅图》,郭熙的《早春图》无不给人以惊叹和敬畏。
邓维彬其画取法宋人追求崇高博大情怀之同时,也试图寻求一种烟云弥蒙的妙漫与神秘。在《极地》《达维印象》《圣山》等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出作者的这种追求。如《极地》起伏的群山与蜿蜒的江河以及弥漫的烟雾,使整个画面节奏轻快而肃穆。《达维印象》山体近实远虚,林木运用了近大远小的透视方式,近、中、远景自然而分明,层次感强,构图大气,画面雄伟。高耸巍峨的山峰给人一种神秘与崇高之感,这种对神秘与崇高不遗余力的表现形式同样也反映在《圣山》中,作者运用满构图的艺术形式把山体构建成一个完整的视觉整体,并利用黑白对比互村,注重体积的刻画,使山体浑厚,体现出圣山的洁白与神圣,令人神往。受其师管苠岗 先生影响,他的作品体现出大山水画之精神,通过精密细致的刻画,匠心独运的构图形式,给人以庄严肃穆,崇高而神秘之感。就技法而言,他多从传统技法入手,对前辈大师的经典作品爱不释手,精心研习。仅郭熙的《早春图》他就临过五六遍,“而每一遍都能感受到不同的东西”(维彬语)。
四川的青城,峨眉,西岭雪山,都是其创作的源泉,加之他在阿坝生活工作了近十年的时间,对雪域高原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怀,他爱那山那水,爱那里的阳光和草原,爱那里的人们。他将这份爱充分的融入到作品中,。他的入选全国首届山水画双年展作品《达维印象》就是数次前往实地写生归来后创作而成,充满生活气息。他正是这样在不断的吸取前人的营养和深入生活、感悟生活中渐渐地成长了起来。
维彬是思维敏捷,勤于动手的人,近年来更是呈现出一种令人振奋的状态,他的作品在一系列大赛中纷纷入选并获奖,这也许是对其努力付出的一种认同吧。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我们期待着。
作品赏析:
《艺术圈NO1》手机杂志编辑部
编辑:小乔
联系我们:
艺术家推广电话:13982039997
艺术品求购电话:13311276503
投稿邮箱:676744685@qq.com
联动平台:
新浪官方博客:http//:blog.sina.com.cn/hewei1973
http://mp.weixin.qq.com/mpres/htmledition/ueditor/themes/default/images/spacer.gif雅昌博客:http://blog.artron.net/space-620149.html
新浪官方微博:http//:weibo.com/u/1218277770
腾讯官方微博:@yyw1211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