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节目重点:专访上海通用汽车丁磊

(2008-12-17 14:34:03)
标签:

第一汽车

独家采访

上海通用丁磊

车市如何过冬

汽车

记者采访丁磊先生

记者:面对现在的危机您如何看待。

丁磊:

任何危机都有危险也有机遇

通用出现的问题不是新问题,关键是它在美国的成本太高,这几年也采取了很多的措施,这一次美国的金融危机影响了美国的消费,但我们看来这是个消费信心的问题,因为美国是就一个车轮上的国度,离开汽车他们不能生活的 汽车作为美国基本消费市场,市场信心还会很快恢复,今年是1200多万辆,最高的时候可达1600多万辆,这么大的市场对汽车工业来说是有很大潜力的,再加上通用采取很多措施,也得到了很好的效果,它主要的问题是现金流动的问题,现金流动也有很多方法,所以他们在积极融资,包括政府呼吁,我觉得通用本身的发展,它的资产、技术都走在前端,它的规模也是全世界最大的,它的问题主要是美国本土,美国本土占销量的三分之一,剩下的三分之二在世界各地,尤其在亚洲、拉丁美洲和东欧,发展都很好、很快,所以在解决资金流动这一块,他们也会根据不同的情况做一些调整,通用作为这么大一个集团,在美国已经有百年历史了,同时汽车业都是领先的,应该有能力解决暂时的困难。

 

记者:那么现在在中国的投资会又变化嘛?

丁磊:最大的竞争市场在于中国,中国市场是通用集团最重要的战略目标,通用虽然目前经济上有些困难,但是它对中国的投资没有改变,继续把中国作为最大的投资地区之一,在未来的几年里,大概持续有13款车型,就主要在上海通用合资企业投放中国市场,所以他们的信心投入战略计划没有改变,上海通用是一个合资企业,这几年的发展也很好,这几年刚好完成了一个品牌的提升,产品的提升阶段大家可以看到克鲁兹是最新的雪弗兰全球品牌,下个月在深圳发布新军威,也是一个全球品牌的车,这些主力车型都砸计划当中,这些投资都能保证。

 

我们认为品牌的背后主要是技术、产品和服务,大家能体会的就是产品,比如别克、凯迪拉克在中国的产品和服务,至于美国的情况中国的消费者不会直接感受到情况,我们在中国还是非常有信心的,目前市场虽然在走低,是阶段性的趋缓,我们的层次增长还不是很高,在现在的车市大概占百分之十。

 

我们国家做出的宏观经济调控非常正确、快速,通过投资拉动内需,主要是社会的保障体系和基础建设,对我们骑车经营和发展都会有所拉动,目前的暂时趋缓现象都会扭转。

 

我当时在媒体说过,不出一、两年,明年上半年还是个调整,下半年就可能恢复到一个比较高的水平,总而言之,我们队中国市场很有信心,对未来很有信心,我们现在新台币以往都要好,我们完成了根本性的转变和产品的提升、体系上的提升,我们的律动未来也是站在一个战略的高度来规划的,我们现在非常有自信,主要是看可持续发展,一年有12个月,我们的生产、产品规划来说都是一个周期的,今年准备的产品换型上比较少,有小的改进。

 

市场的占有率具体排名不是非常关键的,关键在于技术和准备,我们要超越自己,打破局限,如何寻找创新和出路。

 

到目前为止,今年的销量与去年持平,我们也会根据市场做一些调整,雪弗兰在西南、特别是成都地区销量第一,雪弗兰带来的文化年轻、动感,对未来充满信心,同时非常自信——未来为我而来,这种理念和成都文化比较接近。

 

各个品牌全系列在每个市场都有细分,克鲁兹是紧凑型、军威是中高档型、越野车是主力车型,在这个细分市场明年会重拳出击,前两年产品上有个开发过程,这两年产品成熟。昂克雷是一款豪华的SUV,在这个市场我们过去没有产品,昂克雷在北美其他地方反映很好。

 

过冬棉被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体魄。

无论市场的形成发生什么变化,从长远来说,需求总是在的,市场总是在的,我们主要做的是两个,一个是把握住市场的发展动态,第二是练好自己的体魄,我有能力就能根据市场进行调整,萎缩朝扩充调整,总量上看没什么,细分上就会有很大变化,要有能力才能适应这个变化、才能领先。

冬天时客观的,体魄和准备才是主观。

 

律动未来今年是开始第一年,但律动未来是个相对长期计划,它不是单纯发展一个混合动力车,是全方位的、有产品的。

 

产品是律动未来的一个方面,重要的是体系,整个销售、生产环节都要绿色环保,在国家政策面前不准备好能否销售都是问题,我们和国家环保总局下的资金成立了一个上海通用鼓励绿色创业的举措,鼓励年轻人绿色创业。

 

律动未来是一个体系,今年起步不好,很扎实,今年我们拿君越过冬。

 

今年1.2升的发动机有混合动力,也有电动车,预计电动车和混合动力车在两三年内就会出现,然后发展成氢动力,氢动力我们已经有了成熟的技术,关键是技术的使用,规模批量生产还有一些障碍。

 

我们为绿色产品准备了很多东西,特别是电动汽车,我们非常看好。最近在北京搞了个巡回展,就是把能够使用的电动车展现给大家,电动汽车在这七年从现在的样车到批量生产不会超过两年,马上就可以投入生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梦幻秦淮河
后一篇:第一汽车节目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