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大地震发生后,唐晓峰要去灾区当志愿者,他的老婆舍不得他去受苦,也为了让他在家陪儿子学习,所以不让他去灾区。但是,他却给老婆发送了一条短信后,就独自跑了。这条短信,后来成为了他在灾区工作的信条。他的短信是这样写的:在人类的灾难面前,我没有忘记,我是一个医生!在人类的灾难面前,我更没有忘记,我是一个男人!灾难不允许作为血性男儿的我畏缩不前,我应该也必须挺身而出,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贡献一份力量!
志愿者医院的带头人----“痴玩童”
何为
“痴玩童”真名叫唐晓峰,是我多年的好朋友。此人生性豪爽,会武功(是峨嵋派弟子),喜玩乐,乐于助人,但是知道他的网名叫“痴玩童”还是昨天的事情。今天特意要说说他,是因为他在作志愿者的过程中,为灾区人民建起了一个志愿者医院。
(唐晓峰(中,穿迷彩裤者)与志愿者医院的志愿者们在一起)

恐惧让他成为灾区防疫主心骨
5月14日,唐晓峰就带着一队志愿者医生扎根晓坝当起了志愿者。当时到达晓坝的志愿还非常少。到了晓坝镇时,首先映入他眼帘的是晓坝场镇那本就不太宽阔的地方挤满了从晓坝镇、茶坪镇一带撤离下来的数千名灾民。由于救灾物资不多,灾民们大多自做主张,散乱地安置自己。场镇街道上、公路边、本就不多的空地里,到处都是灾民们自己搭起来的帐蓬,拥挤成团状。由于人多,管理不够,导致灾民宿营地垃圾乱扔,卫生条件非常差。这样可是要出事的哦,大灾之后最重要的就是防疫工作。唐晓峰是学卫生防疫专业的,他知道这其中的重要性。他从内心深处对晓坝镇救灾点的现状感到担忧和恐惧。刚到晓坝不过几小时时间,他就去见了镇党委书记,要求党委想办法及时进行处理。但是那时的镇党委、镇政府办公大楼都在地震中被震倒了,政府的家当全在废墟下,连一张纸都难已拿出来。面对突如其来的重大灾难,年轻的镇党委书记正急得焦头烂额,镇卫生院也因物资缺乏而无能为力。唐晓峰当即明白了,今后的一切只有靠自己去努力了。
既然来当志愿者,就要给灾区灾区做最好的服务。唐晓峰想到这里就热血澎湃,立即跑回到了灾区救援安置点上,与他的得力助手海南人高明志及众志愿者医生们商量,准备为晓坝救援点打一场卫生攻坚战。他们针对晓坝当前的情况,首先制定了“消毒方案”和“卫生防疫总纲”,并把这两个方案告知政府和受灾群众,让他们配合执行。然后,他们开始放开手脚大干起来。一是给灾民寻找干燥的露营区。二是,把灾区老百姓搭建得拥护不堪的帐蓬营区进行有序疏理。原来搭成团状的营地,人多而杂乱,不利于通风透气,却利于传染病病菌的生长和传播,经过疏理后,他巧妙利用了晓坝营区的地理特点,让所有帐蓬营区整齐排列在通风口上,解决了通风问题就等于解决了一个重要的传染病发生源。第三是,组织志愿者抓紧时间给灾民救援点营区进行全面消毒,同时还把部队官兵们的军车及营区等也进行了全面消毒。这次及时消毒基本堵住了传染病的源头。第四是,清理镇上灾民营区的卫生死角,他组织大家挖好垃圾坑,把垃圾进行集中处理;开挖简易厕所,让粪便集污水不乱流乱淌。把这几个关键工作处理好后,看到灾民营区已经进入有序、安稳状态,劳累不已的唐晓峰及志愿队伍们内心深感欣慰。
困境中建起志愿者医院
在开展这些工作的同时,他发现从一线撤下来的大量受伤员需要及时救治处理,但因镇卫生院的医护人员人力非常有限而无能为力。于是,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脑海里产生----在营区里建一个志愿者医院,充分发挥与他一起来灾区的志愿者医务人员的作用。但是,光靠几个志愿者的力量要建一个医院,困难可想而知,其中所需的场地、药品、医疗器械等缺口都很大。唐晓峰发誓,不管怎么困难,志愿者医院都必须建起来。于是他就跑到镇上一些倒塌了的房屋里寻找到几根钢管,经得主人同意后,兴冲冲地跑回到营区,亲手搭起了架子,然后,又去找到内江军分区的朋友要来了一顶行军大帐蓬,一个简易志愿者医院所需要的场地基本成形。然后,他把志愿者们自己带来的药品进行了集中,但是离开一个医院的要求还远远不够。这时,他又开始电话求援,几个电话后,大批的药品从成都、重庆等汇聚而来。志愿者医院很快就开张了。志愿者医院因为服务热情,医疗水平较高而得到了灾区伤病员的普遍赞同。随着门诊量的逐日攀升,面对众多灾民们的大量需求,朋友们为志愿者医院捐赠的爱心药很快就成了杯水车薪,难以为继。这时,晓坝救灾点上已经出现了从上海同济医科大学和上海中山医院两家著名医院派来的专家医疗队。他们带着先进器械和足够的药品来到晓坝开展地震灾后救护工作。我们去劫富济贫吧!唐晓峰的想法得到了志愿者们的赞同。最初,这两家医院的专家们根本就看不起这群志愿者建起的志愿者医院。但是经过唐晓峰数次前往交涉,这群精明的上海人终于被唐晓峰的诚恳,务实的精神和志愿者们出色的业务能力所感动,答应向志愿者医院开放自己的药房,双方实现药品共享。解决了药品问题,志愿者医院的医务人员们真的很开心,放开手脚大干起来,很快就成为了灾区群众心中的名星。他们的事情传开后,主动前来就医的伤员络绎不绝,许多伤员和志愿者都来看望他们,并在他们的白大褂上留满了各种祝福语言,以示敬意。从上海来的两支医疗队还主动送给唐晓峰两具从日本进口的消毒器具。但是,毫无私心的唐晓峰很快就把这些珍贵的东西转送给了安县疾控中心,他知道这里的卫生防疫部门更需要它。
(志愿者医院医务人员的衣服都成了留言墙)


他是灾区人民的好帮手
时间过得真快,十天转瞬即逝。看到志愿者医院已经正常运转。唐晓峰又开始思考另一个更加重要的问题。由于晓坝是离重灾区茶坪等地最近的地方,从茶坪、千佛山、高川方向撤下来的灾民及伤员们全部都就近安置在晓坝救援营区。这些灾民受灾后身体本就比较虚弱,如果让他们长期食用方便食品,一定会导致抵抗力下降甚至患病。要解决这个问题的最佳办法就是埋锅造饭,让他们一日三餐能吃上热饭。但是,在这关键时刻去哪里弄那么多的粮食呢?为此,镇党委书记等领导们的眉头皱成了一团。这一切唐晓峰看到眼里急在心头。他找到镇党委书记,主动请缨要为晓坝镇寻求粮油支持。因为志愿者医院的成功组建和出色运转,使镇领导们和灾区群众对唐晓峰和众志愿者们产生了信任感。于是,镇领导当即就答应让唐晓峰担任筹粮先锋,并为他出具了一张委托书。临行前,镇压党委书记紧紧地握住他的手,无限期待地说,“希望你能早日给我们传来安心的话啊。”
“放心吧,我会全力以赴,决不辜负灾区人民的期望!”。唐晓峰回到了成都。他就找到过去的老朋友们,很快就为灾区人民组织到了大量的生活物资。连日来,他都奔忙在从成都到晓坝的路上。后来,他又通过志愿者雷雷提供的信息,找到了从甘孜州专程出来赈灾的葛嘎活佛。活佛也被他的言行所感动,当即答应向晓坝支助20吨大米,在临行的时候,活佛又追加了2吨菜籽油。
26日下午,唐晓峰带领着活佛一行将灾区急需的大米及食用油拉到了晓坝,政府当即把其中一部分分发给了灾民们。“有了这些粮油物资,灾区的父老乡亲们可以好好对付一阵子了。感谢活佛,感谢志愿者唐先生!”。镇党委书记紧紧地握住唐晓峰的手说。这时,他们的眼中均闪耀着泪花。
当晚7点多,唐晓峰陪同活佛等一行去灾区慰问灾民们,8点多,他们才踏上回家的路。在路上,唐晓峰一路狂奔。这时,他的心中不光挂念着等他回家的儿子,同时还在思考如何才能为灾区人民重建家园做更多的贡献。
(唐晓峰与活佛,镇党委、政府领导在一起)

唐晓峰及志愿者们帮助镇政府制定的方案和总纲
绵阳市安县小坝镇营区消毒方案
一.每日早晨8.00-8.30开始,下午5.30-6.00开始对营区帐蓬内外,水沟全面消毒一次。
二.每日中午12.00对全营区视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杀虫。
三.每日早晨8.00点-晚上9.00点每4小时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或CLO2全面消毒一次厕所和定点垃圾场。
四.每日早晨7.00点-晚上9.00点每二小时换一次各消毒洗手处的水并加入消毒药。
五.每日早晨8.30和下午4.30对几处饮用水源用任一种可用用于水质消毒的含氯消毒剂进行一次全面消毒。六.全日重点监控营区呕吐物,一有发现,立即消毒。
七.全日重点监控营区传染区症状(头痛、发热、咳嗽、呕吐腹泻),一有发现,立即消毒携带症状者的所属帐蓬。
小坝镇营区卫生防疫总纲
一.管水:严禁饮用生水,如需饮用分散式供水水源,必须烧沸5分钟后饮用.水源边30M内不得乱拉粪和尿。
二.管食品:要求不得食用变质过期食品,严把病从口入关,不食用未熟食物.
三.管粪:要求所有粪便全部入厕,定期消毒.
四.管垃圾:要求所有垃圾入坑,定期无害化处理。
五.营区消毒:见<绵阳市安县小坝镇营区消毒方案>
六.管传染病:各医疗点应对具有头痛、发热、咳嗽、呕吐、腹泻症状的患者进行登记,一有发现,应立即重点监控,或治疗,或隔离,或送走,防疫处应组织人员入帐蓬进行调查,毕后应于下午一点前报安县CDC。
七.卫生知识宣传:以多种形式开展卫生知识宣传,要求人们饭前便后一定要洗手消毒,不乱丢乱甩,不随地吐痰,帐蓬要保持间距,通风良好等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