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动画1969——《木摇椅》我心狂野

(2009-03-25 12:50:44)
标签:

动画

影评

木摇椅

巴克

加拿大动画

文化

分类: 动画广告影评

动画1969——《木摇椅》我心狂野

 

    法国人巴克的这个动画短片,也是获得过奥斯卡最佳动画奖的。这个用油彩笔绘制的艺术短片,有着鲜明的欧洲色彩,这种色彩不仅表现在既细腻又粗犷的绘面风格上,还表现在剧中场景设计、人物造型以及音乐上。

    从这部短片开始,我切身体会到声音语言对于一个动画短片的重要意义。片中朗朗上口的欧洲民谣、动听的钢琴曲、悠扬的风笛、热闹的踢踏舞等都把观众的思绪带入到短片设定的那个独特的艺术空间中去。

    这个刚刚十五分钟的短片,却在这个狭小的时间范围内,既描绘了历史上某个家庭的生活细节,也反映了魁北克的广阔的历史。这种强大的叙事能力是应该倍受称赞的。

    狐死守丘,畜牲都会对周围的环境和物件产生感情,何况人乎。所以,短片以一个木摇椅为媒介,折射出人间的各种温情,更多的是父母对子女的拳拳之爱。更为难得的是,短片还在这个基础上,对环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甚至人类社会的未来等哲学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究。

    我说过,真正好的艺术作品总是十分简单的。这个论断用在哪个方面都不为过。《木摇椅》在故事情节上也是十分简单的,但是在镜头语言上却十分丰富。这种丰富不是刻意地对自己的镜头技巧的炫耀,而是真正把镜头当做一种语言在使用。繁而不乱,多而不杂。

    巴克的《种树人》也是与之类似的很棒的动画短片。如果你感兴趣,也找来瞅瞅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