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随想随笔 |
汉语中确实没有更加确切的词语能够描绘英语中“enjoy”这个词的语境。
前些天,原来英国电信CTO
Office的老上司召集全组人喝了一晚酒,欢迎我的到来。研究中心的大头也亲自来了,让我感到不胜荣幸。一个极其能聊的主管Simon(我一直觉得他应该去搞市场运作,而不是研究算法)问我,“Wei,
what do you think is the most exciting thing since you have been
back to China
?”当时,我着实想了快半分钟,但当时回答得不准确。是因为,有太多事情一下出现在脑海中,无法说出哪个是最让我兴奋的。于是,我回答他了一大堆,凡是出现在脑海中的,几乎都是让我非常非常兴奋的事情。总之,离开了那么多年,终于回到祖国,自然见到什么都会很兴奋。这个问题在我脑海中停留了些日子,问题的答案也渐渐沉淀下来。
今天,周日,和一个同样在英国呆了很多年的小姑娘MSN了颇有一阵。她说,多么希望过去的这些年,在英国度过的青春,能是在北京该有多好。这话让我听了非常有感触,我又何尝不是这样?!
下午独自来到伦敦,走在熟悉的街道上。牛津街依旧繁华,Regent St依旧熙攘。Trafalgar
Sq的四个巨狮上依旧爬满了年轻人拍照留影。人们在享受着时间(享受用在这里确实没有enjoy形容得更加确切)。我也在其中,从容的看着每一座纪念碑下刻着的说明文字。从前每次经过这里,从来没有注意过每个雕塑代表着哪位英雄,或许那时真的把自己当作本地人了,就象北京人很少逛故宫一样。湛蓝的天空洒下英格兰特有的夏日阳光,和着同样英格兰特有的夏日季风,温暖夹带着凉爽,让人感到轻松惬意。这种感觉似乎只有中学时代,在乌鲁木齐的秋天放学后,才会享受到。阳光照在高大茂密的树叶上,折射出油亮的光芒。那时,除了几门作业,所有的时间都可以自由的支配。每次从城里放学回家,总喜欢托得晚一些,这样可以在北门到红山那段种满杨柳的街道上多享受一会傍晚晴朗的阳光。一路走来,繁华消失在身后。St
James
Park应该是伦敦闹市区最安静的一块地方。街灯初上,已是傍晚,白金汉宫门前的广场大道上人群已渐渐离去。听着儿时常听的郭峰的节奏欢快舒畅的歌曲--我多想变成一缕春风,飘在家乡翠绿的山林,...,让翠绿的山林更加翠绿,让美丽的姿容更加年轻。
这样,一直走到天彻底黑透,才伴着通圆透亮的明月回到百多英里以外的东海岸小镇。走在幽静的小路上,穿过一条小河,月光把水面照得通明。水面似乎是静止的,它比时间走得更慢。Simon的问题再次浮现在我脑海中。我们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得兴奋越来越少了呢?大概是从走进社会起。甚至很多人从上大学开始,就是为了刻意的在将来得到某些东西,从而急功近利得计算着做每一件事的得失。没有办法,是中国相对于发达国家实在太落后的这个特殊的时代造成的,人们在竞争中只追求结果,不讲规则,更忽视了过程。面对这样的局面,我们又能怪谁呢?就象我时常被问及,如果让我重新选择一次,回国还是留在英国,我当然肯定还是会选择回国。因为我觉得世界上最好的地方就是中国,哪也没有中国好。谁让我生在中国长在中国呢?没办法,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但做人做事不必太刻意,不然就很难达到一定的高度。记得高中当班长的时候,同学们常问我,为什么做了那么多题自己的成绩还是上不去。我告诉他们,功到自然成。如果你对这门科学背后的基础原理有足够的理解,练习题是不必做多少的。我上小学的时候就已经观察到并且能自己解释为什么透过火焰周围的空气看到的静止物体在晃动,所以我能平均一个课间10分钟把一套高考物理试卷做出满分。功到自然成,这也是道家所提倡的思想精髓。也之所以为什么西方人懂得一些中国文化的都会读老子而不读孔子。是的,做人做事不必太刻意,重在
enjoy yourself,努力工作,享受生活,功到自然成,何尝不能活得大气一些。What's the most exciting
thing?和小学生一样,闲了晒太阳,饿了吃面包,没事勤洗澡,有空多睡觉。
前一篇:再访英格兰
后一篇:on my way ag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