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也谈IT |
相关链接:[YouTube:16亿背后的隐忧]
[YouTube:世界最大视频网站的秘密]
“版权人正在等待时机,随时都可能通过起诉YouTube。由于YouTube现在是亏本经营,这意味着他们不会在这个时刻起诉……但一旦YouTube开始盈利、募得大笔现金或被出售,比如现在这种情况,那么等待已久的律师们将迫不及待地跳出来。”库班说,“我认为YouTube届时将束手无策,只能回到最初的阶段:提供完全没有侵权之虞的内容,这将使他们变得和众多同类网站没有差别。”
实际上,环球唱片公司总裁道格?莫瑞斯(Doug Morris)在最近美林证券举办的投资者会议上,已经将YouTube和MySpace这样的网站称之为“侵权专业户”。据路透社报道,莫瑞斯曾声称“这些新兴公司欠了我们上千万美元。”他同时暗示,环球唱片很快就将公开它的反击措施。
目前YouTube迫切需要找到一种商业模式,以减少版权之争,并最终帮助它与环球唱片这样的公司握手言和。费德、盖顿、沃德佛格和怀特豪斯均认为,这样的模式可能会有很多,包括达成与传统播放机构类似的协议等。
据费德说,YouTube有机会找到多种商业模式,甚至不排除向所有内容提供商支付版税的可能。一种可能的模式与电台的盈利模式相似:YouTube为内容支付版税,完全依靠广告来盈利,比如提供跳转到各类专属频道和电子商务平台的关键词链接,或者引导YouTube用户到指定的场所购买唱片和影视作品。费德也不排除订阅模式。沃德佛格则建议建立按观看次数付费(pay-per-view)的模式,例如欣赏热门家庭影剧需每次付费50美分,这样的做法可能会比较合适。“Youtube还没有成熟的模式,但我希望他们能考虑多种商业模式,而且试验一下多种模式的效果。”费德说。
无论是上述哪种商业模式,YouTube都必须跟艺人分享收入。未来盈利模式的关键是如何有效地分配版税。目前的现状是版权人通过制作和发行链提成。一直以来的一个难点是如何与媒体公司分享这笔收入,并找到方法在数字化发行过程中同步进行版权保护。原先的Napster视版权法为无物,纵容用户免费发布音乐,而制作方却分文不得。而YouTube则很愿意和版权人合作,并且在NBC的要求下删除了诸如“周六晚间秀”之类的节目。YouTube的这一姿态使它有可能找到具有创造性的商业模式。
那么YouTube到底会采取哪种商业模式呢?怀特豪斯说YouTube可能会采用一种类似广播电台的盈利模式,通过相关机构——如ASCAP(美国著作权协会)和BMI(广播音乐公司)向版权人支付费用。对此盖顿表示同意。“我觉得值得考虑的模式应该是广播业采用的模式——也就是说,向成熟的机构按一定的百分比支付收入”,以保护含版权内容的素材。然后,再有这些机构按素材实际的使用情况进一步分配收入。
有一点可以确定:YouTube必须更为有效地与内容提供商协商,以便获得版权许可,否则的话它将像库班预言的那样深陷诉讼的泥潭。盖顿说,一旦这些版税问题得到妥善解决,YouTube便可有层次地推出增值服务。从理论上而言,YouTube有能力研发出让用户自行选择购买或租赁视频的技术。“如果他们能聚集到足够多的独家内容,就可推出需要付费订阅的会员制度。”盖顿说,“鉴于目前YouTube庞大的受众数量,他们甚至可以考虑‘付费发布’。届时YouTube可以让用户为上传视频付费,甚至允许用户从其原创内容带来的广告收入中提成。”
准备好现金
虽然YouTube可能适用许多商业模式,但版权问题的忧虑依然挥之不去。最根本的挑战可能就体现在收入的分配方式上。譬如,该如何在YouTube、音乐电视产业链上的艺人、发布平台和音乐公司之间进行利益分配?有没有一个能适用于各个内容提供商的协议模板?各方是否应该平分收入呢?
盖顿说,目前YouTube的处境有点类似于20世纪90年代的有线电视、卫星电视公司和电视广播网。这些相关机构曾在该由谁来铺设广播网络的问题上争执不下,但最终达成了一个广泛适用的版权协议以平息版权方面的疑虑。“我认为完全有可能让各方坐到谈判桌旁,达成一个版权争端的解决方案,就像上世纪90年代有线电视和卫星电视公司那样。”盖顿说。
沃德佛格则谨慎地指出,版权依然是个大问题。截至目前,YouTube仍被内容制作方视为合作伙伴。然而,这种看法有可能发生改变。他说:“如果YouTube开始变得像超级Tivo(机顶盒式多功能电视录像机,可跳过广告录制节目——译者按)一样,或者极大地威胁到传统发布平台,它可能就会成为内容制作方的众矢之的。”盖顿对此表示同意:“只要通过YouTube发布的内容依然有着很高的商业价值,版权人就可能愿意就版税问题进行合作。然而,如果最终YouTube变成一个具有破坏性的公司,那么它很可能将面对一大堆诉讼。”
库班认为,YouTube现在最好积累大量的现金,以便向版权人付费。“YouTube目前和个人签署协议的前景还很渺茫。他们唯一的生存之道就是准备好上亿美元的现金,将其分配给版权人,并使用授权内容。”库班说,“这样公司才可能生存下来,然而即便如此也还会有许多的限制,将来的YouTube不会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样子。”
然而,费德却不认为版权的问题会变得很严重,并且预言YouTube最终能解决好这个问题。“YouTube将不得不投入重金,和许多业者达成协议,但他们不可能放弃目前这种模式。” 费德称,实际上YouTube很有可能更改目前的发行协议,支付那些版权人更多的费用。他还表示,YouTube与成熟媒体公司的合作,有可能会重新定义“版权使用”的概念——比如,对口型假唱的恶搞视频就是一个棘手的领域。在YouTube上发布假唱视频的用户该不该向歌曲的制作公司支付费用呢?“如能圆满地解决这一系列问题,那将是很大的进步。”
另一重要的因素是,YouTube的用户数量正在接近临界点。一旦大型内容提供商(如华纳唱片和NBC)与YouTube签署了协议,那么其他公司也会跟进。一个类似的情况就是苹果公司和它的iTunes服务。“YouTube将成为业界老大。一旦它接二连三地跟媒体签订合作协议并推出专属频道,它就能够指定协议条款的内容。”费德说,“在网络音乐下载领域,苹果说了算;在网络搜索领域,谷歌是霸主。对于视频分享而言,YouTube也可能会成为王者。”
“版权人正在等待时机,随时都可能通过起诉YouTube。由于YouTube现在是亏本经营,这意味着他们不会在这个时刻起诉……但一旦YouTube开始盈利、募得大笔现金或被出售,比如现在这种情况,那么等待已久的律师们将迫不及待地跳出来。”库班说,“我认为YouTube届时将束手无策,只能回到最初的阶段:提供完全没有侵权之虞的内容,这将使他们变得和众多同类网站没有差别。”
实际上,环球唱片公司总裁道格?莫瑞斯(Doug Morris)在最近美林证券举办的投资者会议上,已经将YouTube和MySpace这样的网站称之为“侵权专业户”。据路透社报道,莫瑞斯曾声称“这些新兴公司欠了我们上千万美元。”他同时暗示,环球唱片很快就将公开它的反击措施。
目前YouTube迫切需要找到一种商业模式,以减少版权之争,并最终帮助它与环球唱片这样的公司握手言和。费德、盖顿、沃德佛格和怀特豪斯均认为,这样的模式可能会有很多,包括达成与传统播放机构类似的协议等。
据费德说,YouTube有机会找到多种商业模式,甚至不排除向所有内容提供商支付版税的可能。一种可能的模式与电台的盈利模式相似:YouTube为内容支付版税,完全依靠广告来盈利,比如提供跳转到各类专属频道和电子商务平台的关键词链接,或者引导YouTube用户到指定的场所购买唱片和影视作品。费德也不排除订阅模式。沃德佛格则建议建立按观看次数付费(pay-per-view)的模式,例如欣赏热门家庭影剧需每次付费50美分,这样的做法可能会比较合适。“Youtube还没有成熟的模式,但我希望他们能考虑多种商业模式,而且试验一下多种模式的效果。”费德说。
无论是上述哪种商业模式,YouTube都必须跟艺人分享收入。未来盈利模式的关键是如何有效地分配版税。目前的现状是版权人通过制作和发行链提成。一直以来的一个难点是如何与媒体公司分享这笔收入,并找到方法在数字化发行过程中同步进行版权保护。原先的Napster视版权法为无物,纵容用户免费发布音乐,而制作方却分文不得。而YouTube则很愿意和版权人合作,并且在NBC的要求下删除了诸如“周六晚间秀”之类的节目。YouTube的这一姿态使它有可能找到具有创造性的商业模式。
那么YouTube到底会采取哪种商业模式呢?怀特豪斯说YouTube可能会采用一种类似广播电台的盈利模式,通过相关机构——如ASCAP(美国著作权协会)和BMI(广播音乐公司)向版权人支付费用。对此盖顿表示同意。“我觉得值得考虑的模式应该是广播业采用的模式——也就是说,向成熟的机构按一定的百分比支付收入”,以保护含版权内容的素材。然后,再有这些机构按素材实际的使用情况进一步分配收入。
有一点可以确定:YouTube必须更为有效地与内容提供商协商,以便获得版权许可,否则的话它将像库班预言的那样深陷诉讼的泥潭。盖顿说,一旦这些版税问题得到妥善解决,YouTube便可有层次地推出增值服务。从理论上而言,YouTube有能力研发出让用户自行选择购买或租赁视频的技术。“如果他们能聚集到足够多的独家内容,就可推出需要付费订阅的会员制度。”盖顿说,“鉴于目前YouTube庞大的受众数量,他们甚至可以考虑‘付费发布’。届时YouTube可以让用户为上传视频付费,甚至允许用户从其原创内容带来的广告收入中提成。”
准备好现金
虽然YouTube可能适用许多商业模式,但版权问题的忧虑依然挥之不去。最根本的挑战可能就体现在收入的分配方式上。譬如,该如何在YouTube、音乐电视产业链上的艺人、发布平台和音乐公司之间进行利益分配?有没有一个能适用于各个内容提供商的协议模板?各方是否应该平分收入呢?
盖顿说,目前YouTube的处境有点类似于20世纪90年代的有线电视、卫星电视公司和电视广播网。这些相关机构曾在该由谁来铺设广播网络的问题上争执不下,但最终达成了一个广泛适用的版权协议以平息版权方面的疑虑。“我认为完全有可能让各方坐到谈判桌旁,达成一个版权争端的解决方案,就像上世纪90年代有线电视和卫星电视公司那样。”盖顿说。
沃德佛格则谨慎地指出,版权依然是个大问题。截至目前,YouTube仍被内容制作方视为合作伙伴。然而,这种看法有可能发生改变。他说:“如果YouTube开始变得像超级Tivo(机顶盒式多功能电视录像机,可跳过广告录制节目——译者按)一样,或者极大地威胁到传统发布平台,它可能就会成为内容制作方的众矢之的。”盖顿对此表示同意:“只要通过YouTube发布的内容依然有着很高的商业价值,版权人就可能愿意就版税问题进行合作。然而,如果最终YouTube变成一个具有破坏性的公司,那么它很可能将面对一大堆诉讼。”
库班认为,YouTube现在最好积累大量的现金,以便向版权人付费。“YouTube目前和个人签署协议的前景还很渺茫。他们唯一的生存之道就是准备好上亿美元的现金,将其分配给版权人,并使用授权内容。”库班说,“这样公司才可能生存下来,然而即便如此也还会有许多的限制,将来的YouTube不会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样子。”
然而,费德却不认为版权的问题会变得很严重,并且预言YouTube最终能解决好这个问题。“YouTube将不得不投入重金,和许多业者达成协议,但他们不可能放弃目前这种模式。” 费德称,实际上YouTube很有可能更改目前的发行协议,支付那些版权人更多的费用。他还表示,YouTube与成熟媒体公司的合作,有可能会重新定义“版权使用”的概念——比如,对口型假唱的恶搞视频就是一个棘手的领域。在YouTube上发布假唱视频的用户该不该向歌曲的制作公司支付费用呢?“如能圆满地解决这一系列问题,那将是很大的进步。”
另一重要的因素是,YouTube的用户数量正在接近临界点。一旦大型内容提供商(如华纳唱片和NBC)与YouTube签署了协议,那么其他公司也会跟进。一个类似的情况就是苹果公司和它的iTunes服务。“YouTube将成为业界老大。一旦它接二连三地跟媒体签订合作协议并推出专属频道,它就能够指定协议条款的内容。”费德说,“在网络音乐下载领域,苹果说了算;在网络搜索领域,谷歌是霸主。对于视频分享而言,YouTube也可能会成为王者。”
后一篇:Q币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