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生人
(2010-08-19 01:00:21)
标签:
情感故事文学/原创情感 |
分类: 世【我看到的世界】 |
陌生人
马世友/文
一个朋友的父亲去世了,在一场车祸中瞬间失去了鲜活的表情。朋友在马路中央托起父亲那张血肉模糊的脸,痛苦到把自己蜷成球形,眼里的泪水、嘴里的分泌物一起在他无声无息的绝望中流淌下来,一丝一丝透明黏稠,与黑色路面上的鲜血交融在一起。
那是今年5月中旬的噩耗。在朋友的生命中,如此亲近的一个人去了天堂,原本寡言少语的他更加地沉默。料理完丧失后,他拒绝了我们一帮朋友任何形式的安慰,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以把自己隔绝起来保护自己,保护他原本就敏感脆弱的内心。往日里,我们打球、看电影、淘东西都会叫上他,如今打他电话总是不接,要么就是关机,偶尔接了电话,也是一副十分惧怕的样子,寥寥几句就挂断,语气匆忙简单。更不必说回复我们一条连着一条的信息了。
如此阴郁的哀伤要怎样排遣?直到6月中旬,整整过了一个月后,他依然没有从失去父亲的不幸中苏醒过来。偶然听说,恢复上班的他遇到同事都刻意地低着头,仿佛自己正在犯着一种不可饶恕的罪,受着所有人的谴责——他不能抬头,一遇上那些目光就会被锋利而又残忍地杀戮。一个中午,他在外面吃盒饭,邻座两个小学生在议论谁的父亲更厉害,他听着听着泪水爬满了脸,到后来,感觉自己吃进去的都是泪水。
我们都无比难过,怀念曾经在一起肆无忌惮地疯玩,无忧无虑的日子。他的母亲打电话给我们,用沙哑的哭腔恳求帮帮她的儿子。这样的电话听得人心碎。我喊上两个从小玩到大的朋友,绞尽脑汁炮制方法,合议了半天,终于有了方向。
朋友喜欢写作,乐于和文友沟通,那个晚上,我们申请了一个全新的QQ号码,以文友的身份通过了他的好友验证。“嘿,你好啊!我是严歌苓的拥趸,在博客上看到你的号码,加了你,你喜欢哪个作家?”“你好。我最赞赏余华。”“余华的作品很不错,《活着》最为出色,不止一个人向我推荐了。”“是啊,他的文笔时而细腻时而辛辣,有时又有一点荒诞。”“你有作品发表么?”“有,但是不多,都是杂志上的豆腐块?”“真不错,可以拜读一下么?”……
看起来,和网络上的“陌生人”聊天让朋友感到很放松。每天一下班,我们便聚到电脑前规划晚上聊天的内容,小心翼翼地设计每一个问题,一些和文学有关的资料还必须提前搜索准备好。我们讨论文学里的爱恨情仇、百转千回,发现朋友对古今中外的许多文学都略知一二,暗暗地佩服他。而后,我们终于聊到了死亡。从卧轨的海子到写作死亡日记的陆幼青,从《小姨多鹤》里张良俭到《秦腔》里的夏老头子,我们围绕现实与文学中的死亡漫谈。
朋友对这个话题起初很沉默,大部分时候,都是我们在引导他如何参透死亡,找回活着的勇气。一帮学理科的傻大帽煞有其事地聊文学,有些话听起来还那么哲理,让我们自己都吃了一惊。几天后,朋友活跃起来,表达了他对于死亡的新理解:死亡于生者是一次炼狱,煎熬过来便是一条真汉子。看到这段话的时候,我们都大叫起来,他终于要苏醒了。
人,真的是很奇怪的一个族群,有些心情不愿和熟悉的人说,而只愿讲给陌生人听。8月的这个城市阳光明亮而耀眼,慢慢走出阴霾的朋友不知道,隔着神秘的网络,送给他温暖的陌生人一直都是关心的他的那些人。
突然间,就有点怀念海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