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 香港纪行·尖沙咀之晨 】

(2010-09-09 18:19:34)
标签:

广顺园主摄影

香港印象

尖沙咀

旅游

分类: 城市表情(人文纪实抓拍)

【 <wbr>香港纪行·尖沙咀之晨 <wbr>】
■1

 

      【 香港纪行(三)·晨·尖沙咀街头纪实 】

      地点:香港·弥敦道加拿分道、金马伦道、加连威老道、金巴利道、河内道。 

        时间:2010年08月20日 

        器材:Canon 1Ds mark III·Canon EF 70-200mm f/2.8L IS USM

       摄影:广顺园主

 

惯有的早起,早茶后独自散步于酒店周边的街区。道上行人寥寂,此时的店家还在睡梦中。

尖沙咀;香港最著名的商业区。位于九龙南端,维多利亚港海滨区。这里集中了大量的商店,购物中心,餐厅和写字大楼。

街区内的店舖一般都在上午11.30开门直至深夜。上午10点过后街上就会车水马龙,挤满了市民及旅客。

高档宾馆的集合地,有数家五星级酒店在此开店。弥敦道是贯穿尖沙咀的主要大街,街道两旁更是商店林立。尽显繁华都市风貌。

这地段文化、娱乐业同样发达。物欲横流,利益驱使,尖沙咀一带也有更多黑道上的传闻···

 

【 <wbr>香港纪行·尖沙咀之晨 <wbr>】
■2 晨起,一米阳光穿过加连威老道。


【 <wbr>香港纪行·尖沙咀之晨 <wbr>】
■3 加连威老道上别具特色的路牌。


【 <wbr>香港纪行·尖沙咀之晨 <wbr>】
■4


【 <wbr>香港纪行·尖沙咀之晨 <wbr>】
■5


【 <wbr>香港纪行·尖沙咀之晨 <wbr>】
■6


【 <wbr>香港纪行·尖沙咀之晨 <wbr>】
■7


【 <wbr>香港纪行·尖沙咀之晨 <wbr>】
■8 加拿分道。


【 <wbr>香港纪行·尖沙咀之晨 <wbr>】
■9 金马伦道。


【 <wbr>香港纪行·尖沙咀之晨 <wbr>】
■10 路上的早餐。


【 <wbr>香港纪行·尖沙咀之晨 <wbr>】
■11 加拿分道路口的报摊。


【 <wbr>香港纪行·尖沙咀之晨 <wbr>】
■12


【 <wbr>香港纪行·尖沙咀之晨 <wbr>】
■13 街头的垃圾箱是给吸烟者指定的场地。


【 <wbr>香港纪行·尖沙咀之晨 <wbr>】
■14 小广告。


【 <wbr>香港纪行·尖沙咀之晨 <wbr>】
■15


【 <wbr>香港纪行·尖沙咀之晨 <wbr>】
■16 粥店。


【 <wbr>香港纪行·尖沙咀之晨 <wbr>】
■17 等位。


【 <wbr>香港纪行·尖沙咀之晨 <wbr>】
■18

 

【 <wbr>香港纪行·尖沙咀之晨 <wbr>】

■19


【 <wbr>香港纪行·尖沙咀之晨 <wbr>】
■20 在这里吸烟的女人多。

【 <wbr>香港纪行·尖沙咀之晨 <wbr>】
■21 河内道运送中秋月饼的专车。


【 <wbr>香港纪行·尖沙咀之晨 <wbr>】
■22 入住的“尖沙咀凯悦大酒店”是一家新建的五星级宾馆,窗外维多利亚港湾一览无余。

 

 

 

 

 

 

                       摄影大师教你 100 招 连载(英)米歇尔·布谢儿

 

3·利用景深:景深是指照相机镜头焦点前后具有可接受清晰度的景物范围。当长焦镜头的光圈设定在最大级时,景深是非常小的;而当广角镜头的光圈设定在较小级时,影像从前至后都是清晰的。像风景之类的拍摄题材,画面包含从前景到远处的诸多细节,因此需要尽可能大的景深以使整幅影像都清晰。使用照相机的景深预观钮,有助于你选择正确的光圈。但如果需要最大景深时,最好采用最小的光圈并将焦点对在画面最近细节和最远细节之间大约1/3处。

 

4·使用大光圈分离主体:摄影中一个特别有价值但又经常未被充分重视的技法,就是通过利用焦点清晰和焦点不实区域之间的差异,将观众的注意力引向场景或主体中的特定部分。在画面中杂乱成分甚多或背景中分散注意力的人物或动物难以避免时,这一技法尤其有用。如果选择大光圈,景深便相当有限。要是主体与背景之间相隔一定的距离,则背景就呈现为一幅模糊的影像,对干扰性的背景细节起到了抑制作用。当使用的是长焦镜头而且主体又靠近照相机时,这种作用会更强烈。

 

接上期

画面要有选择::决定一张照片取舍什么,它可能与决定照片纳入什么同样重要。照片令人失望的大部分原因是包括了太多相互冲突的成分。在摄影中应遵守“少即是多”这条原则。表现某个场景,更好的方法是通过拍摄两张或更多的照片来完成,而不是在单画幅中去包容一切。为了选择合适的视点和框取画面,辨别关键性的成分是十分重要的。一张好照片即取决于被摄体本身,也取决于诸如图案、质感、形状、结构以及色彩等抽象的视觉要素,而对它们的鉴别应该是摄影选择过程中的第一步。

 

2 ·尝试低角度拍摄:绝大多数照片都是从摄影者站立的位置以眼平高度拍摄的,这往往是因为当主体出现时,摄影者刚好是站着的。变换一下拍摄位置,从一个较低的视点去拍摄,也许会获得令人惊讶的效果--画面更有力度,不同寻常。例如,哪怕是降至跪姿位置,也能带来较大差异。全身人像照就是通过这种方法来改进效果的一个范例。从眼平的视点去拍摄人物,会产生一种透视缩小现象,使主体的头部和肩部看上去比肩部以下的部分大。如果你能把照相机降低一点,则从下往上观看主体,通常会带给你一幅特别生动有力的画面,尤其是使用广角镜头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