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 上海纪行·老里弄与万国旗 】

(2010-03-16 13:52:16)
标签:

广顺园主摄影

上海

老里弄

石库门

旅游

分类: 城市表情(人文纪实抓拍)

 

【 <wbr>上海纪行·老里弄与万国旗 <wbr>】
                     

                    【上海纪行之二·寻找老上海·老里弄与万国旗】   

                      摄影:广顺园主  地点:上海老城厢  时间:2009年12月  

                                器材:Canon 1Ds mark III  Canon 16-35、70-200

  

    上世纪二十年代的里弄塑造了老上海的城市根基,也铸造了上海人的性格特征。不认识里弄,无法深入认识上海和上海人。

 而里弄的格局真正体现了在相当长时间内支配上海的文化精神:无论现代或传统、无论国内或国外,无不显露着包容的精髓。

 

【 <wbr>上海纪行·老里弄与万国旗 <wbr>】

  ■1   可能是对《七十二家房客》印象深刻的缘故,对上海的石库门的生活有一种特殊的感情。《蜗居》的热播,也使很多人开始关注起背景故事的发生地——江州。其实故事写得就是上海。在上海逗留期间特意独自闲逛了与胡同相似,又别具味道的里弄。

 

【 <wbr>上海纪行·老里弄与万国旗 <wbr>】■2    一般游客到上海,或流连于南京路的繁华喧嚣,或惊叹于陆家嘴的高楼林立,却很少能接触到原汁原味的老上海生活。

在相当长时期内有两个形象是最具代表性的,一是外滩,另一是石库门的里弄。外滩也许是上海的形象。很多人认知上海可能多是从外滩开始,但看到的显然只是上海的表象,要真正理解上海则需要从里弄起步,因为里弄关涉到日常生活,是上海的真精神。

 

【 <wbr>上海纪行·老里弄与万国旗 <wbr>】
 ■3     上海有数千个小区每个小区之内,又有许多建筑与建筑之间形成的小通道,它密密麻麻布满全城,就像毛细血管那样细小却充满了生机。对这些小通道,上海人则把它唤作“里弄”又叫“弄堂”。里弄与北京的胡同一样著称于世。

 

【 <wbr>上海纪行·老里弄与万国旗 <wbr>】
■4     上海里弄住宅的形成,最初在租界内,是作为城市住宅来进行的。据记载,宁波路、河南路口的兴仁里是上海最早的石库门里弄,建造时间是1872年。此后出现了较大规模的建设,到20世纪初,包括在上海老城区内也建设了不少的里弄住宅。后来对此进行改建的新式里弄。

 

【 <wbr>上海纪行·老里弄与万国旗 <wbr>】

■5    这里的楼房使用多年,年久失修,尽管外墙统一粉饰一新,但一些窗甚至是破的,主人无暇顾及。腐烂的内墙,楼梯幽暗,一盏黄灯。就算它以一种让人难以忍受的方式存在。


【 <wbr>上海纪行·老里弄与万国旗 <wbr>】
  ■6    上海是一个超现实的城市,所以才会有这样的一条里弄,在喧闹的市中心,理直气壮地袒露自己的并不光鲜的一面。

 

【 <wbr>上海纪行·老里弄与万国旗 <wbr>】

■7  纵横交错的竹杆上,万国旗飘扬。老人们醒来,晾着棉被,跟我有一搭无一搭的对着话。里弄人熟视无睹地看着我这个闲逛的外来拍摄者,知道没什么大碍,于是,提着夜壶招摇过市,姑娘对着厨房的镜子,继续描眉画眼,走出里弄,就是一位婀娜美女。


【 <wbr>上海纪行·老里弄与万国旗 <wbr>】
■8    这里的居民依旧用马桶解决生活中的燃眉之急。永远不会有人为这里的人生立传,嫌这里不够上海。然而,比起其他所谓新式里弄,这里或许更温馨更接近真实

 

【 <wbr>上海纪行·老里弄与万国旗 <wbr>】
■9   阳光出现,里弄醒来。狭窄的通道,阳光没照到的地方,走进去,就是另一个季节、另一种景观。

 

【 <wbr>上海纪行·老里弄与万国旗 <wbr>】

■10   无拘无束的孩子们欢笑地穿梭于古朴的里弄之中。

 

【 <wbr>上海纪行·老里弄与万国旗 <wbr>】

■11     每一条弄堂都有着自己的生活习性,有着不同的气味,并且包裹得很严。就好象古代的部落,有着一种封闭自守的性质”。(作家王安忆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