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二代”伪造学历当官,“把关不严”背后必有“隐情”
(2012-06-30 19:50:42)
标签:
刘利荣新民镇伪造组织部门杂谈 |
分类: 时评 |
陕西府谷县新民镇芦草畔村人刘利荣,因学历和履历造假被免去府谷县司法局副局长职务。刘利荣伯父和父亲都是当地身价数亿的煤老板,他本人则初中未毕业就辍学。作为“煤二代”的他对“混迹”官场的解释是“再有钱还不得听领导的”。(6月28日搜狐网)
刘利荣对于为什么要吃公家饭的解释,从现实的角度来看,没有什么不对的,难道有钱了就不该听领导的?领导作为某一地方的管理者和领导者,老百姓当然要听他们的话了。刘利荣想“当官”的想法也是没错的,古已有之“学而优则仕”,虽然他没有什么文化,但其想法是积极的、朴素的。
但他错就错在不该以欺骗的方式来获得“当官”的资格,甚至在这其中动用了“非法”的手段来达到目的。这是让人不可原谅和接受的,他也应该为自己的行为承担相应的后果,付出相应的代价。
对于刘利荣伪造学历和履历,违规、违程序任职这件事,当地政府的解释是:组织部门对刘利荣的学历“把关不严”。这个解释虽然中肯,但难免有些避重就轻、牵强附会。刘利荣通过伪造学历和档案,从而得以顺利提拔,不仅仅是组织部门“把关不严”,其中必有“难言之隐”:
其一,刘利荣是怎么通过了司法局面向社会招考录用的?司法局考试录用人员应该有专业限制和专业知识测试的,以刘利荣初中未毕业的水平,即使可以伪造学历,也没法伪造能力,按正常招录程序,他是不可能通过专业知识测试的,其中必有猫腻?
其二,当地相关部门对刘利荣的录用和提拔究竟公示否?按照国家机关考录工作人员的相关规定和领导干部提拔任用的规定,对刘利荣的录用和提拔应在当地公开的媒体上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的监督。如果公示,他伪造学历和履历的行为势必难以掩盖!
其三,当地有关部门对刘利荣的提拔任用究竟是“把关不严”还是“有意放行”呢?权力寻租一直是腐败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在这起事件中,当地把握决策的人是否收受了刘家的好处而为刘利荣大开方便之门,有关方面应该挖掘下去,给公众一个满意的交代!
当然,刘家人“权迷心窍”的行为也应该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想“当官”没错,当一定要通过正规的渠道来获取“顶戴花翎”,正所谓,君子爱权,但要取之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