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叶里包裹的不仅仅是亲情
标签:
桑迪老太太保姆信条老娘端午节粽子杂谈 |
分类: 感怀 |
父母在,不远游。母亲82岁了,却把一个保姆留在老人家身边,自己远走上海。母亲养育之恩本就报答不尽,该老有所养的时候,却力已穷、病缠身、呼儿不应~桑迪,不孝啊!孔子说,于孝要养亲、敬亲、安亲、卒亲。我扪心自问:做到了哪些?惶然间愧疚不已!
越是自己愧疚,越觉得朋友之于我的情义深重!
由于不能经常回家乡,除了保姆所做的事情外,母亲的生活基本就是我的一帮朋友和同学照料的。每礼拜的蔬菜、瓜果、鱼、蛋、肉,都是西斌和明明送到家的,风雨无阻,并且分文不取;家里的电器是宏伟承包的;管道、暖气、修补些东西、交电话费都是老冯、西斌操持;外面跑个事、拉个东西是苗和吴的差事;领母亲的工资和取汇款是芝姐和亚非兄帮忙;给母亲测血糖、送药则是符的“工作”;逢大小节日,老洪、小红、建超、赵玲等都会带上诸如粽子、元宵或者饺子馅去母亲那里,边干活边陪老太太聊天;老段还会在工作繁忙中买束鲜花去“忽悠”老太太;休息日,谭谭、小平和晓旺等都经常去家里,不光陪老太太聊,还好心地劝保姆出去散散心,然后自己捋胳膊挽袖子下厨房做饭烧菜;郭智大事小情都要牵头,甚至帮母亲理财;老徐夫妇、张林夫妇和昭峰更是隔三差五打电话问候~老太太跟他们也不见外,天阴下雨心情不好时,也会打电话给他们,絮絮叨叨很长时间,把他们像儿女一样看;老人身体不好,这些朋友、同学以及没有谈及的更是一呼百应地求医问药,百般呵护。平日里,家里人流不断,给老太太以极大的心理安慰。我来上海四年,她们就整整坚持了四年~
母亲电话里常说,多亏了你这帮朋友,得好好谢谢人家啊!听完,我心里总是别生酸楚。
我对于朋友的信条是一个字——“诚”。子思说过,“故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这个信条无论是原先做官还是现在经商,我从没有改变过。可能也正是这种人与人之间的诚意,才有了这些朋友在我不能床前尽孝时替我关照老娘。我现在手机里还存着老邱的一则短信,“老娘那里若有事要办,请来电说一声,哥们一定再所不辞!”
想来桑迪除了个“诚”字还能有什么呢?竟得到朋友们如此的抬举和帮助!桑迪所能做的,就是把这些情义捧在心中,永远珍藏着~
时值端午节,遥祝母亲健康快乐!遥祝我的所有朋友们幸福安康!节日快乐!
以下是关于父母、大哥的博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