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石安
石安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471
  • 关注人气:86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佘山雨夜行

(2006-02-19 10:17:58)
标签:

石安

佘山

分类: 读书札记

8月24日周六的夜晚,在松江佘山的山林里,四十个年轻人迎着呼啸的狂风、如注的暴雨、炫目的闪电,在密密的山道和树林间穿行――这就是带给我奇特感受的佘山夜间寻宝之旅。

 

因为这样的天气,因为这样的夜晚,使这次由旅游时报组织的夜间寻宝之行变得有特别的纪念意义。周六傍晚时分,经过一整个白天的阳光照射,地面还散发着阵阵热气,但毕竟落暮来临,有点风,空气里开始透出了一丝凉爽。630分,我们一行四十人在报社组织人员的带领下,乘大巴从上海博物馆出发。走高架、上高速,出市区时,天已经黑了,车厢里热闹着,年轻人总是容易接近的,大家很快就和身边的人熟悉起来,说着,笑着,聊着。车子行走在夜间的路上,时不时可以看见不知名的夜飞虫在车灯的光柱里舞着,或许是暴风雨来前的征兆,但对于一群即将扎进山间寻幽探宝的夜行人来说,激动之余又哪会去担忧天气的变化呢?

 

在我们到达佘山时,天边开始出现了闪电的亮光,象夏日的晚霞般绚烂,虽然只时不时这么一闪,但我们已经开始感觉天气真的要变了。在闪闪的光亮中,我们看见了前方黑黝黝的山影。那就是我们此次活动的目的地--佘山国家森林公园。

 

报社的先到者已经在山下的空地上等候着我们。大家到达后,经过简短动员,按两男两女分成四人一组的我们手持一张地图、一个打卡器、一只指北针、随身小手电和简易雨衣出发了。我所在的小组是第一组,我们四个最先踏上了这次寻宝探险的征途。在探险方面我们都是菜鸟级人物,到第一个岔道口就有点犯迷糊了。拿出地图横看竖看不得要领,只好经过初略的判断和凭着直觉,往山上走去。回身望去,远远地看见第二组的队员们正朝这边追来。我们跑着冲上上山的石阶,根据地图向右拐进了山道。夜间的山道是神秘的,踩着落在小道上那些不知名的树叶和竹叶,发出沙沙作响,泥地和石子的山道高低不平,在手电的照射下与落叶一起形成光影斑驳的图案。我们两个男孩一前一后,前面的探路,后面的照路,两个女孩走在中间,以方便相互照顾,我们大步在黑夜的山路上走着,哼着歌,晃着手电,感受着这黑夜山林的魅力。我们很快就找到了第一个标地,标地的荧光灯在离山道十几米远的竹林里,远远看去,仿佛山间精灵亮亮的眼睛,这样的眼睛是此时的我们看到的最美丽的亮光。我们高兴地欢呼起来,迅速冲下山,直奔那光亮而去。就象我后来打卡时听到了,我想当打卡器插在指示器上发出的嘀嘀声对我们每个人来说一定是很动听的。而此时第二组队员也紧跟而至。我们四个经过寻找第一个标地的周折,已经掌握了地图和指北针的用法,我们的行动更加迅速起来。出发时披在身上的塑料雨衣开始让我们觉得闷热起来,觉得粘粘的在身上有种说不出的难受。为了轻装前进,我们几个都把雨衣扔在山道上了(我们此时其实已拿定一个冠军了――要最快成为落汤鸡)。当我们打完第二个卡向第三个标地进发时,闪电又开始照亮山林了,正是应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诗境,风也开始呼呼地刮了起来,而且越来越大。林子里的竹叶被吹得哗哗作响,大片大片的竹叶开始在我们眼前横着划过,落到山道旁边的坡上去――挺美的情境。我想起来了几百年前也曾经在黑夜里听竹的郑板桥,能吟出"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诗句的他大概也经常这样置身在大片竹林里吧。

 

找到第三个点以后,我们借着手电和闪电的光,走得更快了。电闪的频率也越来越高。在这样的树林里,在这样的山道上,在这样的电光中,我们自己也成了山间游走的精灵。

 

雨终于来了。在大风里,在闪电光中,穿过树隙,大滴大滴地打在我们的脸上、身上,雨滴越来越密,今夜的天幕是漏了的筛网。我们四人在密雨中相互搀着,也没时间再唱"红军不怕远征难"的歌了,只是相互大声提醒着"注意了,这里有个坑""这里有台阶""这里有树杈"。眼镜早已经迷糊,看不清前面的人和脚下的路,便索性把眼镜摘了。雨越下越大,我们几个都后悔把雨衣早早扔了,同行的另一组的两名男队员把雨衣让给了我们这组的女孩。我们相互照应着,在这样滂沱大雨的山间弯着身子向下一处标地努力前行。身边的风声、雨声、树叶发出的哗哗声和我们的喊声在佘山的林子里回应着。此时,和其他组的队员们一起,我们这样一群年轻人不正在谱写着一曲动人的山林交响曲吗?

 

在半山腰的一个小矮房的屋檐下经过短暂的避雨休息,我们冒着雨继续往山上冲,终于来到了山顶的屋子里。外面的雨下得越来越大,先后有大约三个组的队员聚集到这个屋子来。我们几个没穿雨衣的队员全身都湿透了,衣服贴着身子,一股股地往下淌水,我的皮鞋成了盛水的器皿――真是难得的礼遇。因为上来得早,我们想索性在这里呆会,休息一下,看看地图研究下一步该怎么去找其他的标地,也可以等等看雨是否会小一点。有几个保护这次活动安全的武警也在这里候着。我们等了好长时间,雨却更加得意地下着,闪电的光也更加亮了。狂风为它们助着威,在电光中,我们看见前面不远处山顶的树枝被吹得东倒西歪,这些不屈的大树正用它们顽强的身躯和今夜这样肆虐的狂风骤雨博斗着。剪影式的树躯在风中舞蹈,如果我有一马良神笔,此时当试着作一幅构图与意境俱佳的《雨夜图》。

 

因为歇着,我们便有闲心来观赏这样别致的夜景。从山顶看天空中的闪电是壮观而美丽的。闪电划过大半个天幕,在夜空中作出一个个造型奇特的线图,如苍龙、似枯藤。。。也许只有大自然的力量才有这样的气魅以天为画布,以闪电为画笔作出如此气势恢宏的图案来吧。与这样的光之图比起来,山下远处的那几窗模糊的屋灯的光显得是如此微弱。我忽然为能在这样特别的雨夜站在一个山顶来欣赏夜景而激动万分!久居城市的我们,能在这样的时候如此去接近最自然状态,何尝不是一种难得的幸运?仅此,我就觉得不虚此行了!

 

雨未歇,风不止,但我们决心继续前行了。冒着这样的风和雨,在佘山的林间去继续寻找那些山间精灵的眼睛。一路上,越来越多组的队员汇聚在一起,武警同志为了我们的安全考虑,也加入到我们的队伍中来,我们汇成了一股夜行的人流,山道上的手电光构成一路美丽的林间穿行图,只不知是否有人拍得这样壮观动人的镜头?队员们虽然依旧以组为单位照应着,但其实组与组之间的互助方面已不分彼此。遇到坑洼和落枝都互相提醒着,一个跟着一个在湿滑的山路上走着,前面的人碰到横在道上的树枝,就会捡起来扔到路边去,甚至遇到被风刮弯的竹枝横在路间,还有队员用手托着,先让后面无论是同组还是不同组的队员通过。此时的我们似乎已经忘记出发前誓夺比赛第一的决心,心中有的是如何在这样的天气里保证每个队员顺利返回出发地。比赛的争胜心只有在接近标地的时候才重新显示出来,手握打卡器的队员依旧在大雨中奋勇当先,以博得同组队员的喝彩。在武警同志的间接帮助下,我们接着找到了第七个标地,第八个标地。。。

 

终于,我们欢呼着回到了灯火通明的出发地,那里的空地已经成了水池。风吹动着水,水中的光影摇曳,仿佛在为我们的胜利而欢呼。

 

这就是我们的佘山夜间寻宝之旅。寻""的同时,我们找到了更宝贵的东西。奋勇争先求取胜利、迎难而上无所畏惧、互爱互助、团结协作。。。,收获着这些精神上的""在这次活动中显得更加弥足珍贵。

 

补注:本文刊载于《旅游时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我的书房
后一篇:上海的雪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