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道不可道为常道

(2011-11-14 00:44:04)
标签:

杂谈

前些日子连续参加了两个学术研讨会。叶维廉诗学研讨会和金庸研讨会。深入文本的学术研讨很吸引人。这二位远离大陆本土的作家,以文本的方式思考了他们对于中国文化的理解,以文学的想象呈现出中国文化连续的创造力,以个人写作的方式——将个体的生命和时间交给汉语文字,使汉语文字流动着他们的个性才情和思想。迥然不同于他们对应时代的大陆:战争、文革和一切动荡不安。

而战争、文革和一切动荡不安也投影在他们的文本中,作为个体抵抗时代的见证——他们或者选择道,或者选择江湖——回避争乱的时代,每一个传统中国知识人都有强烈体验,把道或者与王权相反的江湖,作为自己的精神寄托。近乎宗教的安静和庄严。虽然远离大陆的恐怖,他们的精神生活仍然充满了中国文化人的自我守护和保护特点。

 

今天下午出席澳门塔石体育馆的书香文化节,得到一枚漂亮书签,上面的文字是:宗教和科学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两翼:)

似乎是神的启迪,答疑我对当前中国文化建设问题的忧虑——如同孙中山所言,行易知难。

宗教和科学,目标清楚。在具体的时代中,个体的坚持和努力却艰苦卓绝。

时间漫漫,生命有限,道不可道为常道,这就是中国文化人自古而然的存在状态。

至今没有改变~什么时候才会改变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明媚的冬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