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记者张兴艳就吉林某城市街区出现11位裸女跪姿雕像休闲座椅引起市民争议问题采访我。我把这个街区的图片转贴在这里。不仅作为女人我的心灵不平静,作为一位普通城市人也不得不为我们的城市生活质量而倍感忧虑。为了说明这种不平静和忧虑,我找到自己去年在德国街头拍摄的一处休闲景物,也贴在这里。两相对比,相信朋友们可以看到,我们的城市生存环境是何等恶劣。
设想一家人可以选择到这两幅图片呈现的不同地点休闲,家长和孩子会做何种选择,我们就可以明白,休闲不仅是身体行为,更是精神行为。人们生活在城市之中,犹如海螺生活在它的壳里,城市环境就是我们的生存标尺。和居住空间与绿色是我们的必须一样,城市的文化符号如广告和公共场所,也是我们人类这种群处动物必须的交流场所。11位裸女跪姿雕像休闲座椅引起市民争议,即在于市民们意识到了自己所在交流场所出现了怪异的符号,虽然有人表示可以理解,但更多人发现自己很难接受,不是读不懂,而是因为这符号刺激人的精神,不尊重人的平等和自由!
如果说我们的物质生活在每日努力地改变,正如这图片上的楼群,带着改变中的辛苦和希望,我们的精神生活的建设,就是必须比诸物质努力更加付出和需要加倍学习的。

吉林某城市街区
德国某城市街头一景
如果我们的城市设计者们,完全不顾精神生活的健康需要,带着甚至是完全病态的享受心理来设计城市形象,比如我们每个人要看到的城市雕像和广告这类的符号,里面充满的是对女人的歧视,对生命的蔑视,我们的孩子们接受的就将是病态的城市教育,这种教育之广泛,学校和家长都无可匹敌。可以想象,这样我们的城市将毫无尊严,正如对比带给我们的体验。
而我们每一位城市人都有权利要求城市的尊严。为此,我们的城市规划不仅要设计地盘楼群和绿色,而且必须设计公共场所的文化符号:它们需要经过监督机制向所在城市公民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