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莱顿大学米尼克·斯希珀教授著《千万别娶大脚女人》的中文译本由新星出版社于2007年1月隆重推出。在此之前,早在2006年初秋,这部跨文化研究的著作,就已在我主持的“中国女性主义学术文化沙龙”上研讨过。那时我第一次见到耳顺之年金发素白的米尼克教授。我惊异于不懂汉语的她对于汉语谚语的熟悉程度,竟超过我们当时在座的中国文学学者。更加令我惊异的是,米尼克教授要求将书的封面设计用简洁的抽象的女人形体,以配合谚语这种简洁生动的文体,在书的扉页,一双脚与一行字构成的道路是:以谚语为公平的镜子,揭示大家通向世界公民的路上前进了多远。
而米尼克教授从欧洲到北京春天的路,就像由谚语的书铺成。2007春天我们又见面了,书按照她的理想呈现在我们面前,一位秋天也出席了沙龙并看到了米尼克教授画封面女形的男学者,向米尼克教授提问,她是一位什么样的女性主义者?米尼克教授借中国西藏谚语说:“完人集一百个男人和女人的品质于一身。”
我们在亚运村湄江茶苑的双语座谈,可说是谚语之珠的碰撞。米尼克教授用她在世界各国搜集的谚语发言,她说——德国有一句谚语说的是:一个人坐在一张床上,一个人躺在上面。在阿拉伯有这样一个谚语:每一件东西都是从他妻子那里得到,甚至包括他自己。或者在我的母语当中也有这样的谚语:一个最好的妻子就是一件最好的家具,你可以在每个房间来里使用她。因此很明显,在每个国度中,妻子是一件不能破例的物品。在阿拉伯有这样一个谚语:你有了妻子就会富有。在日语中的则是:妻子就是这个房子里的财物。再如,一个女性具备很多做家务的能力。米尼克教授总结到: 这些谚语提到男性不愿放弃他们的特权。因此在世界各地,有很多谚语都是警告男性不要放弃这种特权。有很多针对女性的限制。然而,谚语反映了这种真实的情况。它反映了一种假设的美好,这种假设的美好是来自一种男性的视角。因此对女性的限制和想象都在谚语中做出了讨论。所以,妇女应该如何,出自男人的想象。
米尼克在《千万别娶大脚女人》的序言中称谚语为“万学之母”,并引用塞万提斯在《堂吉诃德》中的观点为佐证:“我想,桑丘,没有哪则谚语是不真实的,因为谚语全部基于对经验本身的观察,是万学之母。”所谓万学之母,强调了谚语作为人类知识生产的原生细胞的意义。人类沐浴在谚语的智慧中也框定在谚语的刻板经验中,对于谚语所做研究,不能不是深入到人类知识结构的经验潜层的探险。由于谚语是古老的口头文学之一支,各地各民族谚语各不相同,研究工作的第一步就需要搜集整理。可以想象,如果不是全球化的今天,不能借助先进的电脑记录和统计工作,散布在地球各个角落的谚语,就不可能集中到米尼克的资料库中。十多年中米尼克得到世界各地人们的支持,从非洲到中国西藏,经历了常人难以承受的艰辛和寂寞,收集了来自各大洲150多个国家240多种语言的15000多条口头和书面谚语,并遴选归类形成“女性的身体、爱、性、生育和女性的权力”各章节,清晰地为我们呈现了地球村各种语言的谚语矿脉,正如芝加哥大学的温迪·唐涅格所说,任何人只要在不经意间拿起此书,就不会把它放下,因为书中的每一页都有会涌出如宝石般发人深省的谚语、名言和令人忍俊不禁的笑话以及富有洞察力的分析。
世界各地的谚语有着自己不同的意象,米尼克教授把它们归类串珠,发现其中的规律和两性经验结构,在湄江茶苑的发言风格,便是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事实上谚语由于它的经验性,更深层呈现了人类价值文化的多元可能,人类基于自己的经验不仅记录男性特权的维护,也反映对于女性才智和能力的恐惧,而且客观地表达对于美好两性关系赞美,如下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谚语,就能够带给我们文化多元的启示:男人有两条裤子时,就想另娶新欢。(波斯语)/两位妻子是两罐毒药。(吉库尤语)/妻子是丈夫最好的朋友。(保加利亚语)
不仅对于两性关系有不同经验体会和思考记录,对女人生命历程的认识,和人类爱情认知,也有不同经验感受,带给我们对于文化的理解和因此而来的会心微笑。如英国谚语:女人十岁是天使,十五是圣人,四十是魔鬼,八十是巫婆。把女人生命力和不可知却神秘经验进行了令人发俊的描述。而土耳其谚语:恋爱中的人不觉巴格达远。也让中国读者对于土耳其爱情时间有全新了解。
米尼克说她发现世界各地谚语中都有“两只老虎,两只老虎跑得快,一只没有耳朵,一只没有眼睛”的说法。也许人类源于同一个祖先。全球化时代令人类要寻找自己的过去和未来,要避免那不要的弯路。我想,“两只老虎”也许意味着人类早期共同的平等但各有不足之处的生活?包括男人和女人两个人的生活?
如果说1949年存在主义哲学家(法)西蒙娜·德·波伏瓦以她的《第二性》宣告了世界女性主义哲学诞生,1969年(美)凯特·米利特《性政治》的出版表明了政治女性主义的实力,那么,在今天这样一个全球化时代,从谚语这样一个人类知识的原生细胞探求人类文明/两性关系的多元构成,无疑是文化女性主义者们策略性的工作。(荷)米尼克·斯希珀《千万别娶大脚女人》从容、温和与幽默快乐的话语风格,见证了女性主义与多元文化融合的信心,正如谚语在人类语言中的信心。“大风吹不走月亮”,女性主义源于人类经验并为了人类更好地经验生活,理论与经验的融会贯通也许是文化多元时代必要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