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荒林
荒林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414
  • 关注人气:66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微笑的邮箱,纪念程文超

(2006-02-28 00:12:32)

                微笑的邮箱,纪念程文超               

也许是2003年的春天,事情小到我已记不起,但是事情引出我的欢笑,却是我难以忘怀的。那个春天我看见每一棵绿色树都想向它们问候,我可以看见绿色的微笑在空气中轻轻响亮。那是一个工作的春天,我的工作邮箱开放着,有许多邮件。一天,程文超给我打电话,“我收到自动回复,为什么我收到的是自动回复!?”电话线被他生气而响亮的声音惊颤了一下,我还没有想过程文超生气的样子,虽然那时认识他已经十年又一年了。他一向的温和从容语调与他温文尔雅的样子,在我的感觉中基本是绅士那种类型。我稍微迟疑了一下,想,也许是疾病和疼痛令他对事情没有耐心了,也许他糊涂得把忍受不了的药物烦燥和南方气候闷热烦躁转移到千里之外的北方的朋友这儿来了?终于我耐心地回答:“我刚从外地回北京,我现在就给你回复邮件。”不料他却缓和了语气,一字一字地说:“你怎么可以把我的邮件放在工作邮箱里一起处理?”他的像是受了大委曲的说法,令我受到大的感动。我答应他说,“那么我现在去我个人的邮箱给你写邮件吧,今后你就发到我这个邮箱。”他在电话线那头竟然响亮地笑了!他说,“这才是应该的啊!”

于是我知道他是在为春天开一个美丽的玩笑。对于一个生死线上战斗的人来说,这样的玩笑多么令朋友安慰而且难以忘怀!

十一年前的春天,在美丽的北大校园,我与程文超的认识几乎可以用得上邂逅这个词。远远地看见一位潇洒英俊的学者走过来,推着一辆高而线条结构很醒目的自行车,那时我刚从一座教学楼出来,满脑子还是课堂上老师的声音和黑板上的文字。所谓远远,差不多就是我快要被这辆高而线条结构很醒目的自车撞上了。北大的自行车永远是车阵形式存在,从车阵中推出自行车的程文超,大约没有想到有人走路不看见前面的机械阵地的。我嗅见了梧桐树和银杏树的绿色香味,停住我的脚步,我的淡黄色裙裾已触到其他自行车的轮上,还好,那些车密密挤在一起没有运行,我在一棵树下站住了。“嘿,”他以为是自己不小心要撞上我了,歉意的声音和脸上的红晕、目光中的紧张,一起到达我的眼睛。

就这样大家成了朋友。那时程文超刚从美国留学回来,满怀壮志和信心,而我也和很多其他学员一样,对他的讲课充满期待。那时我还是文学青年的心情,对于时间既敏感又很有耐心,在北大不知不觉接近一个学期的结尾了,和程文超也比较熟悉了,还在等待他按安排的时间给大家上课。可是他竟然没有来得及给我们上课。事情竟然没有预料。听说他上午在别的班上课下午去看看咽喉,还约好大家一起晚餐的。可是下午到傍晚,世界的咽喉完全改变了性质。我们既没能一起吃饭也再没有机会在北大听他的讲课。

到了晚上,我们都调整了太大震惊之后不太能平静的心情,约好朋友们一起去程文超的宿舍看望程文超。年轻的程文超博士当时还住在集体宿舍楼。一个人一小间。我们去的人太多,挤挤地坐满了小屋子。在那时开始,可能中国高校的女性比例就已高出男性了。去看程文超的人女性比例已高出男性。为了放松气氛,有人宣布“美女如云来看程文超了!”

欢笑和友情为程文超带去了安慰和好的医疗机会。后来程文超在回忆文章《生死线》上详细述写了这一切。我甚至相信,是乐观和良好的情感体验,为程文超争取了生命与时间。听朋友说他去广洲任教后,仍然有人从北方带给他鲜花去看望他,而他在广洲又有了许多新的朋友。我们之间最有意思的一次电话是,程文超向我讲述一个我们共同的朋友去找他的故事,他说,她在楼下大声说,程文超快快出来,我没有穿衣服呢。他说的是朋友在风中没有穿外衣,很冷。

无论疼痛如何深重,在朋友们面前,程文超永远是风趣而快乐的,他活着,就带给我们生命的热情和火焰。

我的朋友慧敏和宣儿,我们三人都是程文超的朋友。程文超为宣儿的小说写过评论,也经常地将一会在香港一会儿在美国的慧敏的信息传递给我们,并递送我们的信息。每当我们大家在担心他坚持的日子还有多久,他却还在主动地关心我们的细如发丝的情绪:他就像兄长存在于我们的精神空间,每一句关心和问候都体现了对于我们事业和生活的理解。也许他是凭了良好教养的直觉,也许由于他对于自己妻子女儿的理解推及朋友,他的确是一位没有大男子主义倾向的男人,这或许是他有更多女性的朋友们的缘故。

我们最后一次见面是在200211月的桂林,当代文学的年会上。秋天的漓江美丽如画又如珍藏已久的宝玉,闪闪的碧绿和翡翠在日空和夜色之中,程文超高兴地对我说:能够见到你是这次会议最大收获。其时他看上去已很憔悴,一件浅绛色夹克外衣竟如过大的风,罩在他过瘦的身体上,我担心他随时会被风吹走,所幸桂林没有风,有的是馥郁的桂花芬芳。他真诚地为我获得当代文学研究奖而祝贺,后来还把这消息传递到海外的朋友那儿。我们在会场一角交谈,他谈自己和病痛抗争的过程,并说感激所有帮助过他的朋友们,他谈到很难找到感激的方式。我在心里说,你活着就是最好的感激方式啊!但我还是给他出主意说,不如写写治疗的过程,这样朋友们就都在文字中了。我相信他如果写出自己与癌症斗争的经历,不仅能够为自己、家人和朋友们留下宝贵的档案,也将为医学上的癌症治疗留下珍贵的资料。因为他告诉我很多杂志采访他,想要他说出自己的经历他都拒绝了,我就用各种花言巧语激励他一定要动笔,我说,现在没有人采访你,是你自己想感激!

我相信真的是感激之情令程文超以超人的毅力完成了他的病痛抗争回忆录。写完《在生死线上》之后,他给我打电话,在电话中他哭了:我重又经历了一次!他说,我已完成任务!

是的,十年多一点时间,他以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坚持、乐观,不仅完成了自己大量学术著述,而且完成了做为一个人,一个优秀的男人,所能达到的一切:做了好的丈夫、好的父亲,和我们大家最好的朋友!他是已完成了一个人在世的最好任务了!

我的工作邮箱和我的个人邮箱的地址本上,至今保留着程文超的邮箱地址。每次打开地址本,他的地址如一棵绿色的树,闪闪地不停息地,这树向我传递生命不息的呼吸。我能够感觉他在另一个时空,有时是海水上,有时是草原上,他的欢乐的目光和脚步,向我们,他的朋友们,一如既往地祝福。

一切美好与我们同在。上帝与我们同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