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Eric Clapton 上海演唱会

(2007-01-24 21:06:04)
分类: 音乐佐料
转几篇观后感——
 
其一:

2007年1月20日的下午,上海体育馆一带的票贩子都是手里拿着一叠百元大钞问路人:“有票吗?”,而不是和以往一下拿着一叠票问你:“要票吗?”。

因为这天来是 Eric Clapton(以下简称老克)。

从当天中午12点开始起,我的神经在每一不睡眠的分钟里都没松弛下来过,之所以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算的原因是事先我坐了四个小时的大巴从我居住的城市来到了上海。在中午和朋友匆匆的吃了点汉堡后,我们就开始“兵分两头”行动,我就开始了计划中的“上海之行”。

我计划是花一个下午的时间去一个我知道很久但从来没去过的地方去淘碟,晚上再去看演出。还好有上海的朋友给指明了大方向,通过地铁和公交车我用了不到一个多小时的地方来到了“大方向”,接下去我却用打车和步行花了一个多小时才摸清了“具体方向”,其间问路超过10次。到了那里已经是快下午四点,里面摊杂东西多,看的眼睛都疼最终也只挑出了6张CD,这个时候去发现各个摊主已经纷纷开始收摊,一问才知道,5:40——市场关门时间到。

于是我开始紧张起来,时间不早了,而且上海是个大城市,这个时候交通不方便,我可不想因为迟到而错过老克现场的每一分钟。好不容易打车找到地铁站,终于坐到了“上海体育馆”这一站,看看手表,时针已经指在七点上,还好,来得及,演出要七点半开始。于是再匆匆吃了个汉堡,我便直奔演出地点——上海大舞台,徒中有N多的票贩子问我有没有票想卖。

进场找到座位坐下,我那朋友已经在里面等我了,我坐下来喘了口气仔细看看这个“大舞台”,果然不错,可以容纳1万多的观众,我去的时候已经坐了将近六成。不久后有两个老外坐在我的前排,其中一个手里 Roger Waters 演唱会的广告纸,是的,2月11日,又一位重量级的人物也将在这里举办在中国的首场演唱会,只可惜我去不了。

不知不觉整个场管里出来舞台两测本来就不售票的位置外,整个体育馆都坐满了,我估计有三到四成是老外,我上海的朋友说老克的这次演出事先的广告做的少的可怜,可最终的票房却是如此的火暴,第二天我看报纸上说当天被查出了太多的假票,受害者大多为老外。

演出是在7点50开始的,就在我和朋友讨论谁将来做暖场演出的时候,老克和他的乐队一起毫无悬念的走上舞台,说老实话我倒希望他能“挑逗挑逗”下观众,先让乐队先上场演奏,在观众都兴奋的把“等待神经中枢”放到起跑线上的时候再出现而引发全场性兴奋(他这样的“过早”出现等于是让梦太快的成为现实,我是过了好几首才缓过神来——我竟然是真的在现场听Eric Clapton的演唱会)。当然,那样的“挑逗”套路基本是偶像型的招数,咱们老克大叔还是以音乐打动人的。他一句话也不说,开场就是一连三首节奏比较强烈的中快板布鲁斯歌曲就叫人见识了什么是“全世界最好的吉他手”,而且超出一般摇滚乐队的三个吉他手,两个键盘手的强大阵容也是让歌曲丰富饱满的一塌糊涂。老克的演唱现场听来几乎和听录音室唱片一样,虽然他的强项是吉他,但这里实在还是要赞一下他的唱功。

我的座位实在太靠后,根本看不清舞台上人,只能看着舞台边上的大屏幕来了解台上的“动态”,强啊,负责大屏幕画面转换的技术人员实在太专业了,总能在最及时的时间里最快将现场最能吸引大家注意的声音图象的转送给大家,丝毫没有半点的拖沓和“牛头不对马嘴”,我不由想起我以前买的许巍演唱会DVD里面的画面转换,每次李延亮主音吉他响起的时候,我看到的画面永远是许巍拿着吉他左手不动的在一个劲的扫弦,诶。我当时的感觉我是在和一万多人在一个超大“视听室”里看DVD。我倒真希望老克到时能出张“LIVE IN SHANGHAI”的DVD,说老实话,现场大屏幕的图象完全就可以直接做DVD了。

第四首是翻唱 Jimi Hendrix 的经典“Little Wing”,这个是我第一次听出来的歌曲,到底老克从艺四十年作品太多,我听过也仅仅是沧海一粟了,我旁边的朋友提前一周就开始“补课”,狂听老克的歌曲,连IPOD也放满了他的歌曲,结果现场也是没听出多少歌曲来。这首“Little Wing”我倒不是很喜欢,我甚至觉得还不如 Skid Row 的1992年的翻唱版本。当然,这个是个人喜好了。

值得一题的是老克这次带来的乐队阵容和以往我们看DVD中的阵容已经大大不同了,除了键盘手,基本上所有的乐手都换过了,尤其是那两位年轻的吉他手,非常出色,而且他们也分担了一半的老克的“工作”,很多吉他SOLO都由他们代劳。到底老克也是60多岁的人了,我们也不能太过苛刻的要求他整场包办所有吉他主音。透过大屏幕,我们看到有位吉他用的是左手琴,而琴弦顺序也是没变化过,最粗的弦在下面,别人弹琴是下拨,他就是上挑了,有意思。

透过大屏幕,发现原来老克这次“入乡随俗”,穿的是件唐装短袖。

四首乐队歌曲后,老克坐下来,换下手中的电吉他,抱着箱琴,坐在聚光灯下,演绎了三首布鲁斯演歌曲,“不插电”向来是老克吉他的强项。

然后“乐队之声”再次出现,整场演出的高潮是从他演唱“Wonderful Tonight”开始,在下一首再经典不过的“Layla”达到白热化。在一首纯器乐的歌曲后,老克和乐队放下乐器,和大家说声“BYE-BYE”便走下舞台。熟悉老外演唱会套路的朋友都该知道演出并不可能就这样END。于是全体观众一个劲的欢呼鼓掌期待老克返场,过程足足持续了两分钟,我的双手拍的也逐渐为“熊掌”。老克和乐队再次出现,这个时候全场完全沸腾了,台下的VIP区的“VIP们”再也忍不住了,纷纷跑开座位紧贴着舞台,闪光灯和尖叫声顿时响个不停,实在把站在几乎场馆最后面的的我嫉妒的实在不行。

返场后的老克只演唱了一首又下场了,这让所有的在场观众根本无法满足,于是掌声和尖叫再次响个不停,因为这个时候散场的灯光没有打开,每个人都期望下一次返场,可能这个时候所有的人都把希望寄托在灯光上了吧。就在大家都在期待和祈祷的时候,全馆的灯光突然大开。每个人最不想发生的事情还是发生了,老克的第一次中国大陆现场就这样结束了。看看时间,将近两小时,想想老克的年纪,谁也不能苛求太多,大家都很有礼貌和秩序的退场。

顺便说几件演唱会中我知道的“趣事”吧。。

1) 我一上海朋友说当时她周围坐的几乎全是老外,好几个老外演唱会徒中一直在高呼“FATHER FATHER…”,意思就是希望老克能唱“My Father’s Eyes”,结果最终都失望了;

2) 演唱会徒中一直有个拿着一捆荧光棒的小贩在我附近的过道上晃来晃去,看样子是一根也没卖出去,当然了,这个是必然的,这个不是最恶俗“同一首歌”,喜欢老克的人是用自己的双手而不是用这些化学合成品来表达自己的感受的;

3) 我那看台下有个年轻男老外好几首歌曲都在随着音乐扭来扭去,我不知道这个是什么风格的舞蹈,反正看着比较怪,好象有点类似 R.E.M. 的Michael Sipe 在歌曲“Lose MY Religion”中跳的怪舞;

4) 某收歌曲进行时候舞台上鼓手突然把手里的鼓棒往后一扔,很快的速度有换了根鼓棒敲打了起来,我当时的第一反应是:“他把鼓棒打飞了。。。”


总之这个是一场完美的演出,我觉得不管自己文笔如何,都应该写点什么把这场演出记录下来,作为一生的记忆也好,炫耀也好,至少我会永远记住2007年1月20日星期六这一天的。

附演唱会所有曲目以及乐手名单:

20 January 2007
83th Show '06 / '07 Tour
Shanghai Grand Stage, Shanghai, China

The Band:

Eric Clapton - guitar, vocals
Doyle Bramhall II - guitar
Derek Trucks - guitar
Chris Stainton - keyboards
Tim Carmon - keyboards
Willie Weeks - bass
Steve Jordan - drums
Michelle John - backing vocals
Sharon White - backing vocals

Setlist:

01. Tell The Truth
02. Key To The Highway
03. Got to Get Better in A Little While
04. Little Wing
05. Why Does Love Got To Be So Sad?

Sit Down Set
06. Driftin' Blues (EC Solo)
07. Outside Woman Blues
08. Nobody Knows You When You're Down and Out
09. Running On Faith

10. Motherless Children
11. Little Queen of Spades
12. Further On Up The Road
13. Wonderful Tonight
14. Layla

Encore
15. Crossroads

 其二:

很长时间没有这么早起床了,看着早晨的太阳慢慢地从地平线冉冉升起,我难以按捺心中的兴奋,坐在飞机上,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雨后的上海空气很清新,不过还是让人觉得有些郁闷,当然这丝毫没有消减我来沪观看埃里克·克莱普顿(Eric Clapton)的热情。
     同样的场地,让人不由想起去年滚石乐队的那场经典演出,依然能够看到激情洋溢的观众,但与往常一样,国外歌迷是主流。音乐风格不同,表现形式当然也要换个新花样了。没有滚石乐队(The Rolling Stones)的排场(耍大牌、舞台灯光、音响、演出推迟90分钟),没有安慰剂(PLACEBO)等二流乐队的嚣张跋扈,埃里克·克莱普顿(EriClapton)用一种较为平淡的方式拉开了演唱会的帷幕,这种方式被称为“艺德”,很可惜现在的艺人们早已把它忘得干干净净。埃里克·克莱普顿(Eric Clapton)的装束让人联想起那位久居乡村的老牛仔,闲暇之余他坐在牧场边上的小酒吧门外,喝着啤酒、享受着阳光的洗礼。他用木吉他和一帮老友打发美好的时光,耳边的音乐温暖得让人落泪,真实得让人想入非非——听者似乎来到牧场和他们一起狂欢,此刻突然想起了他的那张不插电专辑Unplugged。
     简单的黑色衬衫,朴素的牛仔裤,唱得少、弹得多,缺少夸张的肢体动作,不敢相信这就是乐坛传奇人物埃里克·克莱普顿(Eric Clapton)的演唱会。这位在梦中出现过无数次的歌者,今天竟然在我的面前,演唱着大家耳熟能详的歌曲。他的音乐摆脱了呆板的唱片机的魔掌,充满人情化的歌声在这个夜晚传递给了在场的每一位观众,发自内心的呼喊及阵阵掌声则是观众送给他的最珍贵的礼物。
     乐手之间妙到颠毫的配合无疑是当晚演出的高潮,键盘手的表现手法既像影片《六指琴魔》中林青霞那双夺人心魄的眼神;又像影片《功夫》中的弹着古筝、杀人于无形的双煞,跳动的琴键像一位舞林高手翩翩起舞,奏出的音色如水银泻地般流畅,让人沉迷。用左手弹琴的那位吉他手似乎练过移形换位,可能还练过川剧中的变脸,一会儿让你看到“Kurt Cobain”表情里愤世嫉俗般的感伤;一会儿又让你看到吉米·亨德里克斯(Jimi 
Hendrix)以及系在他头上的那根红丝带。两位“养眼”黑珍珠美女及黑人乐手(贝斯、鼓手、钢琴)借着中非论坛的余波,带来了非洲人民的深厚友谊,用他们的热情和埃里克·克莱普顿(Eric  Clapton)一起为中国人民带来了一场足以载入中国演出史的“豪门盛宴”。
     90分钟的演出,另外还加演了一首歌,埃里克·克莱普顿(Eric Clapton)还是无法满足歌迷的热情。虽然演唱了“Running On the Faith”和“Nobody Knows You When You're Down”;中国歌迷熟悉的歌曲“Wonderful 
     Tonight”,“Crossroad”,“Layla”,但还是无法安抚热情的歌迷。其实,和很多歌迷一样,我也希望能够听到那首经典的、在中国家喻户晓的《天堂之泪》(Tears 
in  Heaven),但我想大家也会理解他不唱这首的原因(丧子之痛),我宁愿看着专辑Reptile封面,聆听那首歌来怀念他远去天堂的幼子,也不愿揭起那块曾经让他伤心欲绝的伤疤。
     提起62岁的埃里克·克莱普顿(Eric Clapton),中国的乐迷是非常熟悉的,对于乐手而言,人们喜欢的是他出神入化的琴技。如果哪位乐手在演出中说出“这段吉他我也能弹”诸如此类的话语,也并不能说明什么,充其量仅仅能够说明他扒过埃里克·克莱普顿(Eric Clapton)的唱片。而对于普通乐迷而言,“神”的称谓很自然地就唬住了他,买一张他的唱片可能不费吹灰之力(打口唱片),但能够看到这场演出倒真的成了一种奢望,因为,他几乎不可能买到300元的廉价票,这就是内地演出市场的尴尬。
     其实,我并不是特别喜欢埃里克·克莱普顿(Eric Clapton)的音乐,真正喜欢的算是2000年他与B.B.King合作的那张专辑《Riding With The  King》了。Blues歌曲对于我显得有些陌生,因为它太温暖了,温暖得让我不知所措。他是气质脱俗的绅士,是一个音乐的贵族,在我的身边极度缺少这种生活方式,所以说根本无法理解他音乐中所表达的中心思想。我只能听着他的音乐,跟随着他在天空飞翔,我试图感受到他的思维方式,但我想那是大错特错的,因为,那种生活离我太过遥远。我喜欢到酒吧聆听原汁原味的Blues歌曲,但在中国没有这种可能性,以前还会听一下中国的Blues“杭天乐队”的作品,但那也只能算是望梅止渴之举!
     其实,就演出市场而言,主办方考虑埃里克·克莱普顿(Eric Clapton)的票房,和经纪人谈判时畅谈的通常无非是在沪有众多的外国歌迷,而他们的购买力是又足以令主办单位怦然心动。通过在沪的几场演出可以看出,真正购票的观众中,80%的都是老外,他们才是演唱会票房的主体,在这里中国的观众只是陪衬,这一点乍听也许会觉得有些耸人听闻,但事实强于雄辩。演出的成功也仅限于上海,能否在北京也获得这样的成功?相信没有几个演出商敢打这样的保票,但至于其他城市则无疑是绝对意义上的“滑铁卢”。

很感谢埃里克·克莱普顿(Eric Clapton)能够来到中国演出,至少给中国的某些所谓业内人士及乐迷们扫扫盲;至少告诉他们在音乐的大家庭里,还有一种叫做Blues的音乐形式,并不仅仅只有那几种单调的、在大家耳旁不断强奸我们耳膜的、来自欧美及日韩的二道、三道贩子似的流行歌曲。同时,也告诉他们,电脑可以省去一些繁琐的工序,但有种“感觉、思想、人性化”的工序是电脑永远不可代替的。埃里克·克莱普顿(ErClapton)不仅是一个吉他大师,更是一位学者、一位诗人,或许,这才是他打动我的真正原因所在。

其三:王大福吐奶

我之所以不喜欢北京办奥运会,就是因为修建体育场馆,导致我三年不能在北京看演出。很多演出都搬到了上海,不然两个地方各一场,多好。这样,我的成本增加不少。

   上次来上海看“滚石”,这次看埃里克·克拉普顿(Eric Clapton),下次我看罗杰·沃特斯。一个小屁孩对我说:“克拉普顿顶多算个二流歌星,你看他演出就是因为你喜欢摇滚乐。”我没有反驳,她这个年纪怎么说都似乎有道理。虽然我不听摇滚乐很多年,但我现在开始看演出了,当年喜欢摇滚,我很少看演出。

   自从看了“滚石”之后,我觉得,所有欧美老一代摇滚革命家来中国的演出都不能错过,主要是他们来中国都是绝版,你看到了,就看到了,看不到估计以后真没机会了。这帮老家伙,指不定哪天就没了。“联合公园”的演出我不会看,就是这个道理。有时候我想,现在看他们来中国演出,一方面是圆了多年前的梦,另一方面是为了忘记。这种心情很复杂。

   克拉普顿到底几流我不知道,我知道的是,第一次把摇滚歌星称之为神的就是安在克拉普顿头上。大概没有多少人还知道“埃里克·克拉普顿是上帝”这句涂在伦敦地铁墙上的话吧,那是在上个世纪60年代。

   我倒是很喜欢克拉普顿,虽说他的那个破嗓子唱歌确实差了点,但是唱布鲁斯歌曲,有时候听的未必是他有多么优美的歌喉,而是一种情绪。布鲁斯这东西,听进去真能把人听哭了,我坐在看台上,听着听着就眼泪汪汪了。

    和“滚石”那次演出不同的是,这次克拉普顿的演唱会中国观众的比例明显增高,本土化的趋势明显,差不多一半一半的比例。但我知道,上海人民其实很喜欢克拉普顿偏流行口味的那几首歌曲,比如《泪洒天堂》《王大福吐奶》之类的歌曲。但是克拉普顿认为,真正的小资、白领是该听布鲁斯或布鲁斯摇滚的,所以,他这次演唱的歌曲,除了《王大福吐奶》是首流行歌曲,其余都是正宗的布鲁斯摇滚歌曲。

    其实布鲁斯有个问题,有点像信天游,翻来覆去就是那么几个套子,你就是再玩花活,它也是那样。所以,听多了就会觉得都差不多。遥想当年,像克拉普顿、基思·理查兹听到罗伯特·约翰逊的歌曲,都傻了,都不知道怎么拿吉他给扒下来,很多指法都学不会。但他们都知道,只要你把它重复段落的部分写的舒服,这首歌几乎就成功了。

    听一般的歌曲,你一口气唱下来就行了,布鲁斯歌曲,你唱一句乐器要来一段独奏,所以这种音乐特别容易让人激动。克拉普顿这么多年基本上把布鲁斯的精髓掌握了,玩起来相当帅。

    克师傅六十多岁了,他穿了件蓝黑颜色的短袖衬衫,蓝色布拉吉的裤子,花白的头发,戴个眼镜,胡子拉碴的就上来了,就这打扮,他放下吉他,你觉得他可能是个研究天体物理的科学家,或者就是英国考文垂乡下种小麦的农民。但他就是有号召力,整个大舞台座无虚席。整场演出,克师傅向中国人民说了这样几句话:“晚上好”和三个“谢谢”。为什么英语的“谢谢”叫“3Q”,就是只能说三遍的礼貌用语。

   其余的时间就是唱,闭上眼睛,听着这种叫做蓝调的东西,真他妈蓝,蓝蓝的夜,蓝蓝的梦那样蓝,听着揪心啊。但说实话,克师傅唱的真得不行了,尤其是那首《Layla》,当年那种撕心裂腑的感觉没有了。所以说,你再不看他演出,真就没机会了。

   其实,我很希望克师傅能唱几首六七十年代的经典作品,比如《Sunshine of Your Love》《Strange Brew》《Badge》……可惜,没有听到。其实这个家伙后来出了一堆烂专辑,所以,很多人对这位大师心存质疑,觉得他名不副实。如果你从头听下来,会发现,他对布鲁斯音乐的敬畏和探索,是很多白人音乐家都不能企及了,不能简单地从他出的唱片里去下结论。

   我估计有90%的中国观众是憋着来听《泪洒天堂》的,然后跟他一起合唱:“吾舅靠卖内幕……”但是克师傅终究还是没有给观众这个机会,全场演出,观众唯一跟着能合唱的歌曲就是《王大福吐奶》。可见,他的歌曲普及程度并不高。

 

现场照片:

http://www.guitarchina.com/pic2007/0120ec/sha_ou/01.jpgClapton 上海演唱会" TITLE="Eric Clapton 上海演唱会" />

http://www.guitarchina.com/pic2007/0120ec/sha_ou/02.jpgClapton 上海演唱会" TITLE="Eric Clapton 上海演唱会" />

http://www.guitarchina.com/pic2007/0120ec/sha_ou/03.jpgClapton 上海演唱会" TITLE="Eric Clapton 上海演唱会" />

http://www.guitarchina.com/pic2007/0120ec/sha_ou/04.jpgClapton 上海演唱会" TITLE="Eric Clapton 上海演唱会" />

http://www.guitarchina.com/pic2007/0120ec/sha_ou/05.jpgClapton 上海演唱会" TITLE="Eric Clapton 上海演唱会" />

http://www.guitarchina.com/pic2007/0120ec/sha_ou/07.jpgClapton 上海演唱会" TITLE="Eric Clapton 上海演唱会" />

http://www.guitarchina.com/pic2007/0120ec/sha_ou/08.jpgClapton 上海演唱会" TITLE="Eric Clapton 上海演唱会" />

http://www.guitarchina.com/pic2007/0120ec/sha_ou/09.jpgClapton 上海演唱会" TITLE="Eric Clapton 上海演唱会" />

http://www.guitarchina.com/pic2007/0120ec/sha_ou/12.jpgClapton 上海演唱会" TITLE="Eric Clapton 上海演唱会" />

http://www.guitarchina.com/pic2007/0120ec/sha_ou/14.jpgClapton 上海演唱会" TITLE="Eric Clapton 上海演唱会" />

http://www.guitarchina.com/pic2007/0120ec/sha_ou/18.jpgClapton 上海演唱会" TITLE="Eric Clapton 上海演唱会" />

http://www.guitarchina.com/pic2007/0120ec/sha_ou/31.jpgClapton 上海演唱会" TITLE="Eric Clapton 上海演唱会" />

http://www.guitarchina.com/pic2007/0120ec/sha_ou/32.jpgClapton 上海演唱会" TITLE="Eric Clapton 上海演唱会" />

http://www.guitarchina.com/pic2007/0120ec/sha_ou/35.jpgClapton 上海演唱会" TITLE="Eric Clapton 上海演唱会"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