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微微信神|威尼斯双年展|155 王轶琼

(2015-05-17 20:37:21)
标签:

杂谈

http://ww4/large/4898e11djw1es7j0n22mqj20e80aomym.jpg王轶琼" TITLE="微微信神|威尼斯双年展|155 王轶琼" />微微信神|威尼斯双年展|155
王轶琼

威尼斯双年展今年的作品标签写得过于简单,这也成为指向黑人策展人的“不专业的”的一个方面。
当代评论和关于作品的阐述将在当代艺术未来的语境里更加重要,当代艺术本来就不是一目了然的叙事,需要文本解释和比较深入的导引。一味把对作品的理解推向观众的“智商”,反而适得其反,观众就会直接滑过作品。

比如提奥普利利的一幅摄影作品,画面里只有一张特别简单的铁架床,如果不做解释那就是一个铁架床的摄影照片而其内涵不太被注意。
那张床是监狱里为情人和夫妻每次探监用的零时幽会的床,这张床包含有太多的没法言说的温情故事,所有的信息都留在这每次只有一个小时的“床上时间”里。
这个背后的故事标签上没有。

一个黑人策展行为和整个双年展遭到假如是白人的指责,其实是艺术的权力机构对弱势艺术阶层的歧视,这种歧视对中国当代艺术也存在。
都在说今年的双年展没有什么兴奋点主要还是视野问题,特指国际视野。当代文化和艺术已无法摆脱国际文化形态的交感、和互换。

来看展览的依然人很多,他们是来看双年展的,不是来看策展人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