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静园>>--绪
王轶琼作品
图像
将《静园—赋》快做完,已是凌晨四点半点。躺在床上反复睡不着,脑子里尽是些问题的烟云,尽管在《赋》中一点烟云也无,情景中只有拜和啼听,而且格外地清晰。图片品质也超出了普通数码相机可以达到的,这个地方是个风水和香火极好的地方,气场里有种特别透光进入影象。阳光打在黄墙上分外响亮,落在墙上的影子也爽朗。
脑中的烟云在四处扩散,深入浅出,翻卷腾挪,眼看着清晨的亮从窗帘边上飞过来,这是一种慌张,见到坦白的慌张,这又加速了不能入眠。正如吕澎在新近出的20世纪的当代艺术一书中写道的感慨一样,中国的当代艺术发展到今天只是留下了一些问题的烟云。
我们每天都生活在烟云之中,实际上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团雾水。这是个多事之春,这些日子我尽情把这些烟云泼洒在新近做的《静园》系列中。画面里却意外的有了另一丝忧伤,并且这种忧伤越来越接近小资,越来越象抒情诗人的姿态。这有点偏离了我原先的凝重、诡秘和伤痛,画面也越发轻,甚至开始了浪漫。
烟云在每个时段,每个季节不同。夜烟迷惘、深陷、无助,晨烟柔细、轻布、怡人。中午一般会无烟,俗语:早晨雾腾腾,中午热死人,所以中午多半晴和蓝天。晚烟则似谢幕、退步,打算一切从头再来,带着烦和忧虑回家,等着吃饭喝酒,心情如果好转了再接着喝一些清爽的冰啤,问题的烟云又开始了。此时是清醒的工作状态,因为有好多烟云是可以在此刻化解的,所有的声音都不大,轻轻的目语,会有旋律协助化解。一首好的曲子可以直接触到心底,把什么都忘了,我这个时候的画面感是强烈的,会一股脑地倾泄在画幅中,直到精疲力竭。
这个傍晚的烟云可分为几个层次,室外的是自然的烟云,如果在楼下守侯的人会和烟云一同沉沦,所有的灯光都向上恍惚,卷曲的躯体在墙边的树枝间无语。夜越来越深,也越来越宿命。
室内的烟云伴有昏暗的灯光,或黄一点,或红一点,都可以先在墙壁上打上左右摇摆的投影,尽管它不能幻化成烟云,因为它仅仅只是影子而已。接着可能会是烟云,从脑中涌出,站在楼上往远处看时,觉得一切格外地远,而且愈来愈远,有些东西甚至慢慢地看不见了,心绪突地直往心灵深处游走,烟云此刻会变成各种状态。会变成梦,变成雨,火,也会凝成流冰,一切真是问题的烟云。
而我不在室内,也不在室外,我在我的工作台前,我只把我梦中的烟云,拿到我的眼前,让我看见,我也希望别人看见。那些湖,那些园,那些枝间的风细和花语,那片在空中永远飘动的伤痕。有人说它是叶,说它是小鱼,说它是飞碟,脏、点、东西、红,画上去的什么,或者是声音,心。随便你怎么说,怎么看,我喜欢那些柔柔的,有时是切肤的伤的伤感。我喜欢它的形状、姿态、颜色、气息,是从我身上取下来的。
昨天去“运河上的院子”时,看到无边的云。有几架飞机喷出的尾烟,在天空中已被吹成舞带,又是夕阳,朝亮的地方迷你去追它。而后面的一大片天象是乌云一般,其实就是乌云,并没有要下雨也不会下雨,它们在那翻来挤去象一群牲口赶着要回家,一会儿功夫天整个掉了下来,全一样,黑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