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加拿大人性化救火全过程

(2007-01-22 15:12:55)
分类: 国外见闻
  
  2005年冬天,我刚移民加拿大五个月。12月26日凌晨两点半,公寓里的火警铃声骤然响起。我从睡梦中突然惊醒,只听见楼道里有慌乱的脚步声在奔跑及“咚咚、咚咚”的敲门声。我和女儿冲出房门,楼道里已经是浓烟滚滚,看不清人了,只听见管理员在一边喊一边重重地敲门,喊大家赶快出来。
  来到楼下,停车坪里已经聚满了公寓里的人。四部消防车和好几部警车已经到了,不远处仍旧有“呜呜”响着警报器的消防车在开过来,气氛显得空前的紧张。
  人员全部出来后,警察用黄色的胶带纸圈住现场,疏导群众。消防人员在紧张地架设防火梯和铺设水带。一些群众和一名坐轮椅的残疾人去了管理员家,管理员就住在另外一栋。起火的人家是一对年轻的夫妇,女孩子吓得“呜呜”哭,一名女警察和许多邻居在热心地安慰她。此时有一部服务性的警车上面有咖啡和矿泉水,供大家饮用,一部分人已经坐在上面了。
  大约过了十多分钟,开来了一部大公交车。警察通知我们到公交车上去休息和避寒。在开了空调的公交车上,顿时感觉暖和多了。
  过了一会儿,车里上来了五六个穿着“红十字”标志背心的人,其中有几位是上了年纪的老太太。她们分成两组,逐人登记,另外一人手里拿着毛毯和袜子发给所需要的人。一位老太太走到我和女儿面前,问我们需要什么。还来不及等我们回答,她一摸我女儿的脚是光着的,于是赶紧递上一双袜子。看着她们那分工细致,认真询问和登记的工作态度,你不得不肃然起敬。你可知道,她们全是“义工”啊!
  待他们登记到我们面前,我才看清那是非常正式的一式三联的表格,登记姓名、家庭人口、公寓的房间号码。有两套表,一套是购物补助的登记表,一套是酒店住宿的登记表。她问我们,是暂时去住朋友或亲戚家呢,还是住酒店。当时我和女儿无暇细想,说就暂时去朋友家吧。她说,那就不用登记酒店的住宿了。她告诉我,我们每人可补助170元衣物和日用品,70元的食品。我们家三口人领到了510元衣物和日用品购物券以及210元食品购物券。原来那登记表就是去商场购物的凭证。当时我先生回国了,但同样有补助,因为是一个家庭受了灾难。他们还问我们,今后这两天吃饭是自己买了吃还是去他们指定的餐厅,去餐厅就发餐券,标准是中餐7元,晚餐9元,自己买则发同等价值的购物券。
  我和女儿领好了登记表和各种餐票,她们又忙着登记下一个去了。
  车外,天仍旧是漆黑一片,警察和消防人员还在紧张地忙着;车内,我看见司机在座位上几个小时一动未动,不停地给上上下下的人开门关门。红十字会负责的人也经常上上下下,一会儿取东西去了车下,因为其他的地方还有本公寓受灾的人,一会儿又询问这边登记的情况。车内的红十字工作人员已经工作了很久,没有休息一下,仍一丝不苟地询问和登记。同时,那边警察的服务车上又拿来了不少饮料、咖啡和点心,供大家享用。
  三个小时过去后,听说我们这栋公寓这两天都不能住进去了,要封闭起来检查。一听这个情况,我和女儿决定还是住酒店,赶紧和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说,他们马上就给我们补开了酒店的住宿表,而且问我们现在就需要住进去吗?有没有车子,没有车,他们可以马上派车给我们送过去。
  火终于扑灭了,天也亮了。房屋公司通知大家,房子暂时不能进去住了,多长时间,有待检查后再说。从九点开始,我们全栋64户人家,分别从一楼开始,在警察指引和保护下,进去取急需的衣物和重要的东西。
  我和女儿拿了换洗衣服带上贵重物品,随着大家一起住进了酒店。酒店有我们国内二星级的标准。酒店的大堂特地为我们立了一块告示牌,重要的通知都在上面。
  下午,我和女儿拿上发的登记表去了指定的WALMART和METRO超市把衣物和食品买了回来。在商场,只见我们公寓的人都在选购自己所需要的物品,每家每户都推了一大车的东西,商场特地为我们开辟了一个交付柜台。
  晚上七点,我们全栋的住户都来到了我们所属的Brossard市政府会议室开会。只见台上坐了上十个人,有市政府的领导,有房屋公司的负责人,有保险公司、红十字会的人等等。首先是市政府的领导向我们大家表示了关心和慰问,接着是房屋公司介绍了房子的损失情况,并告知大家公寓要开始重新装修。装修房屋需要五个月的时间,住户可以重新找房子或借住其他地方,五个月后搬回来也行。目前酒店可以提供六天住宿。
  接下去的每天,房屋公司会召集我们开会,收集意见和通报情况。而且,每次都有红十字会的人在场,他们一直在协助工作。
  每天,红十字会工作人员都会按时把餐券发给我们,去指定的餐馆就餐。
  第四天,我和女儿非常幸运地找到了房子。当我们签约时,因我们没有正式工作,需要找担保人。
  但他们一听说我们是从起火的公寓中搬出来,非常同情,破例不需要担保人了,只是打了个电话问我们以前的房屋公司。因为我们有良好的租约记录,很顺利地签了约,元月四日就可搬家。
  同时,我们每户手中还有一份市政府开出的我们公寓起火的证明。拿着这份证明,去办许多事,都是一路开绿灯,迁移电话也免收迁移费。
  第六天,也就是我们要搬离酒店的前一天,市政府、房屋公司等有关部门又再一次召集开会,请还没有搬家的人登记,第二天转到Brossard红十字会总部负责安排。
  一天,两天,三天,随着大家陆续的找到房子,剩下的住户不多了。待到我也要搬离时,只剩下四户了。但我看到,每天工作人员仍旧是认认真真地工作,和我们同吃同住,夜晚通宵地值班。他们一直要到最后一户人家搬走,才能离开这里。

文章来源于:
http://www.jfdaily.com/gb/jfxww/xlbk/bkwz/node14504/node14506/userobject1ai1561377.html

  看了这篇文章,我想起了国内流行的一句话: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确,国家收了老百姓的税,关键时候就要用在老百姓身上。每当老百姓有难时,也不论大难,还是小难,只要老百姓有了困难,国家资助他们,帮助他们超出生活的低谷和阴影,使老百姓真正感受到国家这个大家庭的温暖,才能增强凝聚力,而且这种帮助体现在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让所有“主人”都能感受到,体会到,平等的享受到,这才是真正的和谐社会!当然,我们离这个和谐已经很近了,我们期盼这一天早日到来!


相关文章:

韩国首尔“七个没看见”
http://blog.sina.com.cn/u/4898d0510100069s
钱是你自己的,资源是全人类的
http://blog.sina.com.cn/u/4898d051010004vx
你愿做“丑陋的中国人”吗
http://blog.sina.com.cn/u/4898d051010006a3
国人在国外的“四大丑陋”习俗
http://blog.sina.com.cn/u/4898d051010006et

在美国一次违章经历:
http://blog.sina.com.cn/u/4898d051010005il
在美国高速路上修车的感想:
http://blog.sina.com.cn/u/4898d051010005g9

城市首先保证人的生存:
http://blog.sina.com.cn/u/4898d051010005px
城管,能否让“讨生活”容易一些:
http://blog.sina.com.cn/u/4898d051010005z7
城市,真的没有小商小贩的立足之地?
http://blog.sina.com.cn/u/4898d0510100060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什么是幸福?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