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本博热门文章 |
北京人与北京房谁先过剩?
人多房少,谓之人“过剩”。
人过剩,则房价高、买房难、住房小且差,买不起房的人较多。
人少房多,谓之房“过剩”。
房过剩,则房价降、买易卖难、改善住房条件可能性较大,买不起房的人还会有,但数量会比较少。
人是否过剩,受到总人口、就业机会、资源承载力等限制。
房是否过剩,是个相对概念,取决于人口与土地资源等。
北京人是否会过剩?笔者不是专家,不了解未来的北京到底能解决多少人的就业问题?北京的土地资源能够盖多少办公楼、厂房、住宅?北京的水电、交通、教育、医疗资源能够支撑多大人口规模的一个城市?是2000万人还是3000万人?
人多了,就业就会比较困难,其他困难也会接踵而至,导致生活成本激增,进而迫使一部分人远离北京,到其他城市寻找发展机会。同时,也会将部分行业的企业挤出北京,转至其他经营成本较低的城市。随着人口的外流,逐步从人口过剩向平衡和短缺过渡。
房多了,房价下降,会将更多的人吸引到北京来。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来到北京,房过剩的局面会逐步转变,过剩到基本平衡再到短缺,最终房价还会上升,并开始一个新的循环。
笔者相信,人口与住房的基本平衡是短暂的,某一方面的相对过剩是长期的。而以中国的人口基数以及北京对于全国的独特吸引力,人口的过剩是长期的。
清议先生预期北京能够达到3000万人,这是一个很大的数目,但相对于未来中国的15亿人口,只是2%。相信如果北京不限制外来人口,这个数字并不难达到。只是一个3000万人的北京会是什么样子?会否出现这样一种局面:
当北京再一次出现人口过剩的时候,我们发现北京的资源已经无法承受新增的人口,再无新的建设用地可用,而无论水电能源、交通、教育医疗等都再无潜能可以挖掘。
说实话,看看今天的北京,你能想象北京再增加一倍以上的人口会是什么样子?所以,笔者认为,如果不对外来人口加以严格限制,北京早晚有一天会面临人口成为无法承受之重。可是限制外来人口又有悖于当前劳动力自由流动的大趋势,所以行政手段是不可行的。
行政手段不行,人口就会经常性处于过剩状态,自然各种生活费用都会比较昂贵,其中也包括房价。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