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莫让部门利益之争毁了宏观调控

(2006-05-22 11:21:06)
分类: 宏观调控的话题

一个多月前,由于北京市建委和统计局各自公布的房价上涨幅度数据的差异过大,引起了社会各界对于两个部门的严重质疑。而前两日,统计部门宣布了两个数据产生差异的原因。其实原因很简单,稍有经济常识的人都能够理解。但比数据差异更让人费解的是另一件事:

北京市建委作为房地产开发和建设的主要主管部门,是宏观调控中的一个重要部门,房价涨幅是政府考核房地产宏观调控成效的一个主要标志。而建委坚称自己数据的准确性,却不惜贬低本部门的工作成果,委实让人不能理解。难道真是建委的同志们坚持真理,不惜暴露自己的缺点?我真的希望是这样。但也还存在另一种可能,也就是两个部门在矛盾爆发出来后,都是由于考虑本部门的利益和面子,简单强调自身在房地产统计信息公布方面的权威性,而忽视了以科学的态度物实的面对广大公众;同时也无暇顾及更大的问题,就是由于部门之争影响公众对政府执行能力的信任、损害政府在公众中的形象、最终影响宏观调控的实施效果。

类似的例子还很多,比如前些日子建设部对外公布目前商品房房源充足,不存在住房短缺现象;而国土资源部则一直强调市场土地供应充足,不存在“地荒”。可是两个部门均回避了很多事实,比如商品房供应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中低价房供应不足的问题、土地有效供应不足的问题、地价过高的问题等等。各说各话,最终是市场回应给了主管部门一个下不来台。只能再去寻找其他的代罪羔羊。

还有一个例子,这次的受害者是建委,当建委想通过用电量、用水量等指标调查住房空置率时,它发现由于缺少其他部门的配合,很难实施。不得不试图依靠自己的力量去调查。但调查的准确性又如何能够让人放心呢。只是一个基础数据的搜集就如此的困难,到了落实执行的关键时刻又如何呢?

还是前两日,统计部门洋洋得意的宣布了今后将统一房地产市场信息的发布渠道。这一局是统计部门赢了。也许今后我们能够得到更多更准确的信息。可是形成一个房价涨幅10%差异的内在原因是否消除了呢?我们有理由怀疑,怀疑政府部门在工作中的相互沟通、相互协作,怀疑相关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合理性、科学性和恰当程度,也怀疑相关政策的共同作用下能否真正实现宏观调控的目标。而普遍的怀疑心理将毁掉很多东西。

 

宏观调控能否成功的三个关键

“国六条”对房地产行业是大利好

海外热钱淡漠住宅?

学大禹治水,治理炒楼应变堵为疏

打击“囤房”,说易行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