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美食成都锦里三大炮三合泥肥肠粉张飞牛肉伤心凉粉油茶豆花锅盔 |
分类: 搜食 |
,想到啥写啥了。一到写游记的时候整理这种让人眼花的头图,我都会觉得挺不好意思,人家的游记都是精选一副或者几幅图做头图,而我总是把能拼的都拼到一起做成一幅没什么美感的大拼图,整个一暴发户的感觉。俗吧,我在心里说,可是下一次但凡有点时间,还是继续整这种暴发户式的图,希望诸位表看的吐血。
=================================================================================================
,所以开始华丽丽的复制粘贴:
【锦里由武侯祠博物馆恢复修建,现为成都市著名步行商业街,为清末民初建筑风格的仿古建筑,布局严谨有序,酒吧娱乐区、四川餐饮名小吃区、府第客栈区、特色旅游工艺品展销区错落有致。于二零零四年十月三十一日以三国文化节的名义剪彩开市,二零零五年被评选为“全国十大城市商业步行街”之一,与北京王府井、武汉江汉路、重庆解放碑、天津和平路等老牌知名街市齐名,号称“西蜀第一街”,被誉为“成都版清明上河图”。】
【传说锦里曾是西蜀历史上最古老、最具有商业气息的街道之一,早在秦汉、三国时期便闻名全国。今天的锦里依托成都武侯祠,以秦汉、三国精神为灵魂,明、清风貌作外表,川西民风、民俗作内容,扩大了三国文化的外延。在这条街上,浓缩了成都生活的精华:有茶楼、客栈、酒楼、酒吧、戏台、风味小吃、工艺品、土特产,充分展现了三国文化和四川民风民俗的独特魅力。】
这是刚进街口,不过张飞牛肉不必在这里买,这里太贵,有便宜的地方。
门口的黑衣人是张飞,瞅到没
每个美食街都少不了烧烤类的东西,但是我从来不吃,留着肚子是吃没吃过的东西的,不能浪费在烧烤上。
我固执的认为撒尿牛丸是香港特产(估计受《食神》影响了)不是成都特产,所以没尝
著名的三合泥,用大米、糯米、黄豆三种主要原料合磨成粉,加辅料和水炒成泥状食用而得名。
尝过感觉很油但的确很香甜,喜欢,但不敢多吃
【炒的地道的三合泥不粘牙,不沾匙,不粘碗,号称“三不粘”。没吃过它的人可能光看外观就会选择放弃---活像稍微稀释了的芝麻汤圆馅儿,实在不漂亮。但是老成都一看到它,保准能立即唤醒食欲。当然,由于三合泥含有大量油份和糖份,吃多了会觉得很腻,再加之离锅后猪油会慢慢冷却,胃会感觉更加的涨满,所以三合泥适合趁热食用。通常三合泥会配以免费的红白茶,用以解腻。】
醪糟,当时感觉还不错,因为吃了些油的,辣的,凉的,搭配醪糟,热乎乎的还解腻,但现在想来滋味也一般,我喜欢更浓郁的小家醪糟,市售的总是不能让我满意。
肥肠粉
来成都这个肥肠粉要试的,但不是在锦里试,因为在锦里尝过之后那粉的分量少的可怜,划不来的说。
【正宗的肥肠粉选用的是上等红薯粉、菜子油及干红辣椒、花椒等原料,锅汤则是用肥肠、猪骨头等以及多种佐料熬制而成。红油飘香,霉干菜、榨菜末星星点点,炒黄豆焦黄浑圆。粉条糯软,满口留香。夹起颤巍巍的肥肠送入口中,只觉卤香细腻,滑爽耐嚼。】
牛肉荞面
想拍个制作过程,面是现压的,拍的不清楚
过去也不知道四川也有荞面的特产,但是这次尝过这面的口感真的不太行,我和小贝捏着鼻子也没吃完,希望是没吃到正宗的缘故,否则该有多失望啊。
【钵钵鸡是成都非常流行的特色小吃,从清代流传至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是以陶器钵盛放配以麻辣为主的佐料,加上多种调料的去骨鸡片拌和而成。有皮脆肉嫩,麻辣鲜香,甜咸适中的特色。吃奶汤面时配以钵钵鸡,别具风格。】
芽菜猪肉锅盔
牛肉焦饼,油炸的,没有尝试
锦官排骨,记得不便宜,我对啃骨头兴趣不大,主要还是中意麻辣口的小吃,没试
酸辣豆花
豆腐莲子
酱香和麻辣我们一样来了一串,虽然两串我只各吃了一个,小贝一共吃了剩下的六个,但是我记得味道不错的,就是冬天吃还是感觉有些凉
左上角这个我试了,加了艾草的煎糍粑,吃起来也没有太特别
这个叫啥啊,不记得了,但是很合我的口味,我喜欢一切千张制作的东西
【制作叶儿粑选料考究,工艺精细,具有色绿形美、细软爽口的特点,为四川名小吃之一。用糯米粉面包麻茸甜馅心或鲜肉咸馅心,外裹鲜橘子叶,置旺火蒸。特色是清香滋润,醇甜爽口,荷香味浓,菜分两味,咸鲜味美。】
【蛋烘糕清道光年间,成都文庙街石室书院(现汉文翁石室,成都石室中学)旁一位姓师的老汉从小孩办“姑姑筵”中得到启发,遂用鸡蛋、发酵过的面粉加适量红糖调匀,在平锅上烘煎而成,吃起来酥嫩爽口,香喷喷、金灿灿,绵软滋润,营养丰富。】
这两样点心馅儿都不止一种,有甜有闲,吃过后说实话没有特别惊艳,在餐馆做餐后甜点可能更能吃出它们的好来。
这个叫个啥嘞?在武汉街边吃过的,某种米粉做的
油茶,料好丰富的
响当当的三大炮我第一天去就拍了三大炮的制作过程的,相机丢了之后想补拍,但刚好那会儿他家一直没有生意,就没拍到,郁闷哪。
【三大炮由糯米制作,也是旧时“赶花会”时才有的一种“糍粑”的特殊售卖形式。因每份(盘)只有三坨,而且是现在热锅盆中抓出一大坨糍粑分为三小坨后,现分现用力摔向案板中央。由于在抛扔糯米团时,三大炮如“弹丸”一样,发出“当、当、当”的响声,故名“三大炮”。】
我证明,那声音真的挺响,味道么,糯米团团蘸红糖的味道,我更爱吃夹豆沙的驴打滚
甜水面
【甜水面是四川省很有名的一道特色小吃。因为重用复制酱油,口味回甜而得名。这个面主要突出甜味,其次是陈醋的酸,并辅以姜、蒜汁的香以及豆芽的脆和辣椒的辣。其他地方也有不同口味的甜水面。甜水面的面条较粗,具有筋力,风味独特,回味绵长。】
我还挺喜欢的,主要是调料汁不错的说,这个要看店家,我在另一家看到的甜水面就不太有食欲
伤心凉粉这一道调料到位了,至少小贝吃满意了,我们在锦里吃得大部分小吃小贝同志都是不满意的。
【伤心凉粉”一说有二解:一为居住在洛带镇的当年湖广填四川来的广东客家人思念家乡时做的凉粉,因为思念而伤心,故得名;二则指该凉粉秃辣,吃了凉粉的人都会被辣出眼泪,个个泪汪汪,别人还以为遇到了什么伤心事。】
黄凉粉
这一家是个比较大的吃饭的地方,我们点了燃面和担担面,尤其是担担面,他家做的相当难吃哇,我和小贝一致认为是我们在四川吃过最难吃的东西了,燃面就是调料不到位,完全不辣,补拍的时候就拍了些别人吃得面,看着强点
波斯糖(非龙须酥,比龙须酥好吃)
【波丝糖始创于清朝,类似龙须酥,老成都的银耳波丝糖是用祖传秘方精制而成。用芝麻,银耳等原料作成的细粉,外形十分诱人。相传乾隆六下江南,途经天府成都,曾亲尝此糖,香甜爽口,入口化渣,丝丝醇香沁入心脾,于是龙颜大悦,钦点为入朝贡品,传为一时佳话。】
这个和龙须酥真的很像,做法都像,但是店主说用的是麦芽糖和黄豆粉,不像龙须酥(用白糖和面粉)那么甜,吃着很舒服,不会腻,还有点上瘾,就是我觉得价格不划算。
买了一盒这个波斯糖,还有他家的木锤酥我也很爱,共同点都是不会太甜。
完全不辣的辣椒粑,也有花生,但是已经不脆了,可以试吃,我喜欢,觉得很香,小贝不爱,觉得炸的那个油有味道,不新鲜的感觉
号称西蜀第一街的锦里
最后一张就是我拿备用相机用着不顺手,补拍完毕又开始思念旧相机,越想越伤心,于是满脸怨气在锦里门口留影,八过图小,也看不出来表情了
好啦,凌晨四点半袅,睡觉,明天下钉子我也不起床了。
筒子们周末愉快!要回家过年的路上务必注意财物安全,千万别像我一样不小心,让本来开心的行程也多了一丝遗憾。诸位晚安!
+++++++++++++++++++++++++++++++++++++++++++++
更多地方特色美食,点击图片即可查看:
川渝篇(添加中)
去重庆必尝的火爆麻辣美食【重庆火锅、古镇鸡杂、老麻抄手等】
澳洲篇(添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