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四川半脊峰史上首次登顶全程滑降报告

(2013-11-15 07:42:17)
标签:

旅游

     一、半脊峰登山滑雪概述:
         2013年10月5日我完成了
四川半脊峰登顶全程滑降,先从海拔5430米的顶峰滑至C2,整理装备后向下滑至冰舌,之后又滑了一段C1至C2间的乱石坡,由于海拔降低雪量不够厚,止步于海拨4828米,全程滑降602米。据说,此次下滑为半脊峰历史上第一次从顶峰下滑,特写此报告,供后人参考,有不妥之处,望批评指正。
         二、
山峰介绍:  
         半脊峰,海拔5430米,经纬度:N:31o 14' 22.76",E: 102o 55' 18.76",位于四川省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理县毕棚沟旅游风景区深处,属九寨沟米亚罗黄金旅游线,距离四川省会成都250余公里,成都出发至大本营约需五到七小时。2004年5月4日,以曾山、马一桦等组成的成都刃脊探险登山队七位登山者成功登顶该峰,测得峰顶处海拔5430米。此峰顶隐于一个山脊之后,所以当地并没有该峰的名称,依山顶的形状首登者给它起名为半脊峰。
        刃脊探险继组织该次首登后,在同年8月、10月再次组织了针对该峰新路线的攀登活动,目前该峰已经形成了从C2登顶的四条难易不同的路线,真正成为用
阿尔卑斯方式攀登的理想山峰。
        三、登山滑雪过程记录:
        我此次活动目的是登顶并全程滑雪下山(至少滑至冰舌)。
2006年5月,由小熊、王冰(爵士冰)、九行、凌峰、王虹(小草)组成的一支登山滑雪队,在半脊峰成功的完成了国人首次高海拔登山滑雪活动,因此还获得2006年金犀牛奖突破提名。由于2号线冰壁不能滑,由于3号线雪桥断裂,所以,凌峰
单板只攀到2号路线5300米处即滑下,其余队员分别从2号3号路线5200米滑下。此次之后陆续有球叔、赤旗、阿苏等登山滑雪高手来半脊峰,但终因雪况等因素未能实现从顶部滑降。
        此次我来之前做了一些功课,了解到虽然十一期间雪量没有春季大,但雪况稳定,几忽没有雪崩危险;另外4号路线今年雪桥恢复连续,为全程滑降提供了保证。
        和我们雪峰滑雪俱乐部的仰泳的猫说了我的想法,两人一拍即合,为
保险起见,他这次不带雪板,只登山,协助我滑雪、拍片。决心已定,立即置办装备,定机票,选队伍。
        2013年9月30日飞成都。
        10月1日乘汽车到毕棚沟高松家午餐(因国庆期间堵车,实际应该算晩餐了)。饭后乘景区观光车到达
上海子附近的BC大本营休整。
        上海子是毕棚沟内柏油路的尽头,海拔3500米,能够停放各种汽车近百辆,除拥有两座大型彩钢建筑外,每逢五一、十一沟口的村民都会来这里建一些
帐篷做旅游生意,民工有很多挣钱的机会,所以对于做背工就要价很高。上海子是做大本营的好地方,但还是需要自己搭帐篷,可以建很舒适的大帐蓬。
         我们的BC营地设在上海子下面几百米处的半脊登
山口附近BC(N: 31o 15' 17.89",E: 102o 53'34.02",3568M),里有条小溪穿过,上山、下山、饮水都十分方便。晚上露营雨加雪,心里暗喜。

        10月2日,在BC营地适应训练,学习登山装备使用和结组技术。

        10月3日,BC出发至C1。
        从登山口上山,经过树林、小溪、乱石坡,上到一个大平台,这里就是C1(N: 31o 15' 8.5",E: 102o 54' 40.97",4415M),除可取雪作饮用水外,夏季应该有几条小沟流过。C1附近除了乱石就是草,看着象在顶峰的正下方,向上的路也清晰可见,需要向右斜切一段,翻过一个垭口再沿冰川上攀。这里还有9月初曾山组织山峰卫士活动修建的厕所。我们的C1建在这里下面一个台阶处,GPS显示海拔高度4415米,虽然没有上面平整,但附近有块石头,站在上面可以有移动的手机信号。从大本营到这里的时间是四至六小时,体力差一些可以计划在八小时。我当天体力不错,用时3小时15分。这里已经进入雪线,连日积雪已达十几公分厚。

        10月4日,C1至C2。
        C1至C2的路,是乱石坡,雪不够厚,我穿着滑雪鞋走起来相当痛苦,雪鞋也造得相当狼狈。
沿着冰川和山脊的接合部向上攀,翻过几个坎就是C2(N: 31o 14' 36.21",E: 102o 55' 6.38",5002M)了,C2是一处可建几十顶帐篷的约十度的平坡,平整一下就可以做营地。C1至C2约需攀登五六个小时。这段路快的人三个小时就到了,我可能是前一天累着了,今天体力不佳,走了四个多小时,到C2营地就直接进帐篷休息了,原计划的滑雪适应训练也省了。

        10月5日,冲顶回到BC,乘车返回高松家休整。
        C2以上面向山顶从左至右分为R1、R2、R3、R4,四条冲顶线路。R1为石壁,R2是一段70度的冰壁,R3的雪桥已断裂不连续,我们这次选择坡度相对平缓,雪面连续的R4线路,经过的冰川坡度在50度左右。
        早晨2:30起床整理装备,3:30出发开始冲顶,8:00登顶。
半脊峰TOP(N:31o 14' 22.76",E: 102o 55' 18.76",5430M),峰顶实际上是一条很长的雪脊,雪脊西北侧是较平缓的雪坡,东南侧是雪檐,东南方向还产生一条山脊,并有一座石峰连接遥相呼应。晴天时哑口处可近距离领略
幺妹峰的风彩。
        仰泳的猫和我先后登顶,照相、整理装备、滑雪下山。下山途中还遇到冲顶途中的蜀山登山滑雪队。我滑滑停停,很快就滑至C2。在C2收拾好装备继续下滑,直至冰舌,由于连日大雪,从顶峰至冰舌处全是粉雪,滑雪相当爽。冰舌再下面是碎石坡,很难滑,坚持滑了几十米放弃,看了下GPS,海拔4828米,至此连续下滑了602米落差,此次登山滑雪基本完美收官。

        四、总结
        自2006年至今7年来,国内外多支队伍尝试登顶滑降,均没成功,不是水平不行,主要是天气、雪况等方面不具备条件。这次我可谓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
        1、上山前连日大雪,冲顶当晩却星空万里;
        2、十月初雪况稳定,一般不会发生雪崩,解决了后顾之忧;
        3、难度较低的4号线路雪桥恢复,雪面连续;
        4、得到登顶半脊峰次数最多的高松的帮助,登山前协作已经将路绳修好,我们第一批队伍冲顶。
        综上所述,我成功的概率较大。
        经过这次探路,感觉半脊峰接近性好、雪量充沛、坡度适宜,又有毕棚沟、
四姑娘山等绝色美景相伴,确实是个登山滑雪的好去处。

 

半脊峰的地理位置
http://s10/mw690/001kqhb1gy6EepEzCPvd9&690

 

整理装备
http://s6/mw690/001kqhb1gy6EepH9DV335&690

 

 

出发
http://s15/mw690/001kqhb1gy6EepILs9U7e&690

 

 

 

成都出发前与我此行的同伴仰泳的猫合影
http://s10/mw690/001kqhb1gy6EeA9YD1f99&690

 

 

毕棚沟景区附近我们登脊登山队的大本营
http://s7/mw690/001kqhb1gy6EepKQUoS86&690

http://s15/mw690/001kqhb1gy6EepMirF42e&690

 

 

领攀学校的营地
http://s6/mw690/001kqhb1gy6EepOEcpn95&690

 

 

领攀的掌门人曾山大叔
http://s11/mw690/001kqhb1gy6EepT3xuq9a&690

 

 

 

夜晚的星空
http://s4/mw690/001kqhb1gy6EeARcinFf3&690

http://s7/mw690/001kqhb1gy6EeASdreKf6&690

 

 

 

从BC出发开始登山
http://s13/mw690/001kqhb1gy6Eeq1CsQA4c&690

http://s13/mw690/001kqhb1gy6Eeq2DGUs7c&690

 

 

到达C1营地
http://s4/mw690/001kqhb1gy6EeqkqxID03&690

 

我们的帐篷
http://s11/mw690/001kqhb1gy6EeqlbtjQ7a&690

 

 

从C1出发前山友合影
http://s7/mw690/001kqhb1gy6EeyO3bsW76&690

http://s15/mw690/001kqhb1gy6EeyRpBKu9e&690

 

C1到C2途中
http://s7/mw690/001kqhb1gy6Eeqwh0Tc16&690

http://s2/mw690/001kqhb1gy6Eeqxb68101&690

 

 

 

到达C2营地http://s13/mw690/001kqhb1gy6EezIYQa03c&690


http://s1/mw690/001kqhb1gy6EeqEhmGkd0&690

 

凌晨从C2营地开始冲顶http://s3/mw690/001kqhb1gy6EezN2RoKf2&690


http://s16/mw690/001kqhb1gy6EeqG4xB53f&690


 

 

攀登途中http://s13/mw690/001kqhb1gy6EesYdnxWec&690

http://s13/mw690/001kqhb1gy6EesYMu2U6c&690

http://s9/mw690/001kqhb1gy6EesZDYta98&690

http://s12/mw690/001kqhb1gy6Eet06ePV7b&690 

 

 

 

登至垭口和幺妹合影
http://s11/mw690/001kqhb1gy6EetXjF1gea&690

 

幺妹峰近在咫尺
http://s15/mw690/001kqhb1gy6Eeu0Eg5U2e&690

http://s10/mw690/001kqhb1gy6Eeu2aaNzb9&690



http://s13/mw690/001kqhb1gy6EeqHibog6c&690


http://s4/mw690/001kqhb1gy6Eeww9x9F13&690

 

 

登顶
http://s4/mw690/001kqhb1gy6EeqJ22UHc3&690

 

 


http://s3/mw690/001kqhb1gy6EetBJiUib2&690

 

 

半脊峰顶史上的第一道雪辙诞生了
http://s5/mw690/001kqhb1gy6EeqKWCG014&690

 


http://s3/mw690/001kqhb1gy6EeuebZKy82&690

 

 

出现佛光

 http://s10/mw690/001kqhb1gy6EezSUkl329&690

 

 

 

从顶峰沿绳下降的山友
http://s16/mw690/001kqhb1gy6EeylteOP2f&690

 

部分路段坡度很陡
http://s1/mw690/001kqhb1gy6Eeym2GaYe0&690

http://s16/mw690/001kqhb1gy6EeymrPVd6f&690

http://s3/mw690/001kqhb1gy6Eeyw0ALw52&690

 

滑到C2营地,整理装备。图中依稀可以看到我的滑痕。
http://s3/mw690/001kqhb1gy6Eexbh6Qq52&690 

 

我的雪板

http://s6/mw690/001kqhb1gy6EeALVdlPa5&690

 

 

 

从C2继续出发
http://s11/mw690/001kqhb1gy6EetOUGJcda&690

 


http://s6/mw690/001kqhb1gy6EetPmTgF45&690



http://s6/mw690/001kqhb1gy6EeqOdyNT95&690

 

 

到达C1营地
http://s1/mw690/001kqhb1gy6EeAhOLAs10&690

 

在C1营地回望半脊峰
http://s7/mw690/001kqhb1gy6EeAihBA2e6&690

 

 

 

将这面具有特殊意义的雪峰旗子交给高松保存
http://s7/mw690/001kqhb1gy6EeqPmX5kf6&690

     

 详细叙述和图片请查看雪峰论坛:

http://www.xuefengski.cn/dispbbs.asp?boardid=4&id=1697

 

 

 

  后记

 自2012年大秃顶子山雪崩事件发生一年半以来,我的生活就与下列词汇结缘:自责、噩梦、痛苦、失眠、焦虑、惊醒、虚汗、抑郁、孤独、乏味、消沉、恐惧、无助......大秃顶子这座大山压得我喘不气来,这段时间我几乎放弃了一切自主户外活动,怕下雪、怕滑雪、甚至怕见到聚乐部的兄弟姐妹们,参加活动时既怕影响朋友们的兴致,要强作欢笑;又怕招来人们的讥讽,要保持低调,太累了!

 自从我和仰泳的猫将007设计的、我们三人首滑大秃顶子时曾共同展开过的、虽然看上去有些破旧的那面雪峰旗帜重新展现在半脊峰顶的那一刻起,我感觉007才被我彻底放下,确切的说应该是从肩上放下,放到了心里。这面旗子由我和猫签名后留在了半脊峰的忠实守护者高松家,虽心里不舍,但我想007会希望将旗子留下的,我们曾多次共同完成第一滑,但都是在低海拔山峰,这次是真正意义的雪山上的第一滑,你曾说过"粉雪是你的情人",在这里你可以一年四季与情人相伴,007,祝你在那边更好!
                          
 
                                  阿斤含泪书于2013年10月14日凌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重回大秃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