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然后新生。

标签:
老巢诗歌春天文化 |
分类: 人说老巢 |
隐秘在黑色幽默外套下的悲悯
对古今中外吟咏春天的汗牛充栋的诗篇而言,老巢的这首《我建议在我国取消春天》显然是异数和叛逆。它蓄意而动,率性而为,彻底地颠覆了我们对与春天有关的一切曼妙事物的认知,貌似无理而粗暴,荒诞而病态。
全诗共分七节。第一节直接从“取消春天”这一“主题词”延伸到“春节、春运春晚、禁放、火灾”等一系列困扰普通大众的社会现象;第二节短短两句,以一个社会新闻来强化主题词的必要性和必然性。“汪峰就不用禁止两个农民工唱《春天里》”和“春天都没了还有什么春天的故事”这看似信手拈来的诗句中,“两个农民工”和“春天的故事”别有深意,耐人寻味。既渗透着对社会底层民众的一缕悲悯,也暗含着对时代颂歌的一丝疑虑。第三节笔锋稍转,回到对自然界的检索与假证,“取消春天”,万物一如既往,恢复原来的面目,“雪
已不把所谓春天放在眼里”,多么任意而率性!第四节顺势而下,直逼自身,“不放在眼里”,连用两个“是可耻的”,无疑是对自我身处恶性膨胀时代的追索和拷问。第五节笔锋再转,将古今文化园地和精神生活领域里和春天有关的一切,一一删节收割,连自己引以为傲的诗歌也不可赦免,显得任性而狂放!第六节:“我朋友刘不伟女儿刘春天就要改名字/我朋友刘春就要叫刘三人日了”,仿佛神来之笔,恶作剧般的私人话语里,对现代语汇的拆解与颠覆,别具匠心又快意盎然!其实,在老巢几乎所有诗篇中,都显示出他对语言的别样情怀,大都弥漫着对现代汉语语汇或语境的蓄意拆解、篡改、嫁接、颠覆,产生新的语义生成。诗作不仅不显得繁杂拖沓,相反,语言高度日常和朴素,形式高度单纯和洗练。无疑,老巢是优异的“语言诗人”。最后一节,是全诗的浓缩和提升,主题词“取消春天”延伸到形而上的境地:梦、幸福、苦难。“从根上取消中国人做梦的能力/幸福,因为我们再不关心苦难是什么东西”,诗人正话反说,在“取消春天”这个伪命题的当下,中国人什么都可以没有,不能没有做梦的能力,我们可以不关心其它,,不能不关心苦难!
品味这首别具一格的诗歌,我们不难发现,它的基调不是欢快,不是愤怒,也不是对当下的轻蔑,而是痛苦、自嘲、悲悯。它表面上的戏谑、幽默、调侃、恶搞,是伪命题下的伪装,是诗人缓解焦虑、疼痛的瞬间麻痹,是假借玩世不恭的暂时解脱,这种黑色幽默剔除了一般诗歌诗意的抒情性,留给我们的是震惊和自省。在老巢的诗歌中,似乎有着更深一层的用意,他常常戴着面具,或者说呈现出“双面人”的特征,或古典或现代,或庄或谐,在极其宽泛的复合视野下来体验、审视、探究当下中国人的精神状态和生存境遇的,他不直接书写个体生存的痛苦和无奈,相反地,他聚焦生命悲剧的整体性,蕴涵着深深的悲悯情怀。
我提议在我国取消春天
取消春天,也就取消了春节
取消春节,也就取消了春运春晚
游子们就不用挤在一起往家奔
赵本山们就不能每年一次恶心全体中国人
就没有了禁不禁放的问题
就可以解散北京市人民政府烟花办
就避免了全国各地的火灾数亿元的损失
汪峰就不用禁止两个农民工唱《春天里》
春天都没了还有什么春天的故事
取消春天,就取消了立春春分
取消了自然界的春风春雨春潮倒春寒
风就是风雨就是雨冷就是冷
没有春的修饰潮涨潮落一如既往
曾经四季如春的地方大雪纷飞而我的北京
春节后才迎来初雪像老处女的初夜
此刻我站在今年的第二场雪里
据说近期还有第三场第四场说明雪
已不把所谓春天放在眼里
就像我不把“情人节”放在眼里
叫老婆老公准老婆老公“情人”是可耻的
把粉刺叫做“青春痘”是可耻的
取消春天,就取消了春心春梦
我那首《春天的梦简称春梦》包括李白
古往今来所有诗人与春天有关的诗
都要删除。没什么“当春乃发生”没什么
“春来发几枝”。取消春天
也就取消了国人生命里的青春期
和所有以青春为借口的勾当好的坏的
比如谈恋爱、爱情、情不自禁
比如流浪、吸毒、写诗朗诵诗、摇滚乐
再不能用“做爱”来形容“性交”
我朋友刘不伟女儿刘春天就要改名字
我朋友刘春就要叫刘三人日了
动物们在春天叫春发情犯错误
取消春天的伟大之处在于可以顺便取消
汉语中希望飞翔革命追求自由等与春天有关的
词。从根上取消中国人做梦的能力
幸福,因为我们再不关心苦难是什么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