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晚上,去清华参加蓝棣之老师主持的诗歌朗诵会,我读的是去年写的两首与爱情有关的诗。放几张图片,并附上我的诗和安琪写的一段文字,给朋友们看。——老巢)

我朗诵的两首诗
《对我而言,老巢是另一个人 》
入秋以来,我一直在写一首诗
题为:四十岁的情窦初开
对我而言,前半生过得草率而凌乱
对不起我爱的和爱我的人
尤其是异性,她们是母亲是姐妹
我在她们怀里长大和避难
她们做护士做妓女都很干净
对我而言,女人是液体中的液体
她们千姿百态地打湿我
解我渴。酒是所有液体的总和
我可以一口气喝下一场雨
也可以是一场恋爱全部的汗和眼泪
对我而言,老巢是另一个人
在不远处看着我。我是血腥的
爱一次,就多一个血的教训
2007/9/17
《爱情是我死去的障碍》
从懂事那天起
我一直在做一件事
就是找个好地方
埋自己
要远离人烟
要长满稀奇的植物
要有蛇和狐狸
要爱我的恨我的人
都找不到
要远离洪水
无险可探
没下葬之前
我活着
与死之间隔着一段
又一段爱情
2007/7/16

主持人蓝棣之
右起:老巢/安琪/张德明/树才/叶匡政
前左起:任洪渊/世中人/老巢;后左起:赵四/树才/安琪/叶匡政/张德明
任洪渊
萧开愚
2008清华园之夏诗歌朗诵会
安琪/2008/5/8
5月6日晚,由清华大学中文系、清华大学学生文学社联合主办的“2008清华园之夏诗歌朗诵会”在清华大学第6教学楼举办,在京的诗人、批评家任洪渊、王玉明、萧开愚、老巢、树才、安琪、张德明、叶匡政、谭五昌、世中人、简宁、赵四、杜慕康、潇潇、徐钺等参加了这一年度诗歌盛会。
朗诵会由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学者蓝棣之先生主持。熟悉诗歌现场的蓝先生用特有的幽默和机智一一介绍了与会诗人的写作风貌及写作专长,他风趣的语言一点不亚于稍后登场朗诵的诗人们的诗。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教授王玉明先生向与会诗人、批评家赠送了新近出版的《王玉明诗词选》并首先登台朗诵。他严肃而认真的朗诵风格颇见清华理工特色。
著名诗人、北师大教授任洪渊先生朗诵的是他写给当时的恋人、后来的爱人的情诗,任教授总是含笑的脸上依然葆有单纯、羞涩的神情,使第一次见到他的我深深感动。
萧开愚的朗诵属于形式和内容兼具震撼的那种,他用浑厚低沉的音质朗诵了关注底层生活的学院笔法力作,让人领略了知识分子写作的另一种可能。
被蓝教授介绍为著名手机短信诗人、著名导演、著名总裁的老巢朗诵了两首近作,有一首是这么说的,在他与死亡之间隔着,一段,又一段,爱情。全场哗然,无端向往。
世中人虽在台上自誉为“著名的诗歌爱好者”,却铿锵有力地吐出了一首诗,大意是要把心脏剖开把地剖开之类的,真是够狠的。
被蓝教授不吝赞美之词介绍为“中间代发明者、美女诗人”的安琪朗诵了三首代表作:《明天将出现什么样的词》《像杜拉斯一样生活》《走遍莫扎特》。
树才朗诵了阿波利奈尔的杰作,用法语,并拒绝翻译,因为,翻译只能译出其中很少的部分。
突然发现简宁和徐江长得真像,额头像,眼睛像,脸型像。这个晚上他朗诵的是给一位乡下老人的挽歌,不断重复的一句是:一个人走了。
社科院女博士赵四也朗诵了一首挽歌,写给台湾赵老诗人,她说,赵老诗人是她见过的最有风度和气质的人,她认为,大陆诗人基本都没有已逝的赵老诗人的风采。
北师大博士后张德明以批评家身份朗诵了同居不同房的好同志刘不伟的“拆那”大作二首,听得全场笑声不断。北师大另一批评家谭五昌先生因为兼具诗人身份,自然朗诵的是自己的诗,朗诵的自然还是他的名篇:《证词》。
留学生杜慕康爱诗又爱酒,北大诗人王敖于是给他取了这个汉名:杜牧、杜康合订本,杜慕康。他朗诵了两首英文诗,由清华大学学生同步读汉译本。其中一首写的是清华校园,内有“学生们骑着车,饥肠辘辘”。学生笑,显然很有同感。
叶匡政朗诵的是写给老婆的音乐之身,大意是老婆切菜像音乐,两人打赌谁烧饭。呵呵。
潇潇的诗与瓷器有关,与刀子有关。
朗诵会以清华大学文学社年轻帅气的同学为压轴,他们的写作非常诗歌,非常学院气息。
因为精彩,两个多小时的朗诵并没让人觉得漫长,结束后蓝教授说有晚宴伺候,但北京的大阻止了诗人们被晚宴伺候的心绪,大家还是纷纷惜别,相约2009清华园之夏再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