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我的心情不太好。晚上临睡觉前给女儿讲故事,就顺手抄起一本新书,也没有在意内容。只看了一个故事的名字叫“快乐王子”,就毫无情绪地念起来。没想到这个故事挺悲情的。说的是有一个王子的雕像竖立在城里,全身贴满了金箔片,他有一双蓝宝石的眼睛,一颗红宝石镶嵌在他的剑柄上。
冬天,南飞的小燕子在这里憩息,发现王子的眼泪不停滴下,王子说,他活着的时候很快乐,死后才发现城市里有那么多悲伤的事情。于是,善良的小燕子帮助王子将红宝石送给了穷苦的妇人,因为她的孩子正发着高烧,又没有东西吃;把一颗蓝宝石送给了手冻得不能写字,饿得两眼发昏的作家,另一颗蓝宝石送给了没有手套,没有袜子,身体冻得像冰棒一样,火柴又全掉进水沟里的卖火柴的小女孩。为此,小燕子延迟了去南方的日期,在王子的身边待了三天。而且,因为王子没有了眼睛,它决定留下来陪他。
但是,王子还是不快乐,直到小燕子把他身上的金箔一片一片啄下来,送给所有的穷人。北方开始下大雪了,快乐王子变得又灰又难看。小燕子冻死在王子的脚下,而雕像的心也裂成了两半,城市的人们用巨大的铁锤把雕像打得粉碎。
故事的结尾是这样的:
神对天使说:“把这城里最珍贵的两样东西拿来给我。”
天使把雕像的心和小燕子带回天堂。
神说:“以后这只小燕子就永远留在天堂歌唱;快乐王子就住在黄金城里赞美我吧!”
当我读这个故事的时候,本来就不像平时读故事那样抑扬顿挫,感情丰富,声音本来就低沉着,再加上这么感人的情节,我一边读,一边就克制着悲伤的情绪。不知道是我的声音哽咽,还是因为这个故事本身,当我读完的时候,女儿说:“妈妈,我哭了。”这是女儿第一次因为故事的情节而哭,我强忍着自己的眼泪,问她:“为什么哭?”她说:“你读的时候,我就已经哭了。”我很意外女儿会动感情了,并且自己也忍不住了,本来还想做一番有关“善良”“助人”之类的教育,此时,只能递给她一张纸巾,两人一起哭起来。女儿问:“为什么小燕子不飞走,非要在北方冻死?”我说:“他们是为了帮助别人才牺牲自己的,况且,神不是把它们接到天堂里去了吗?”“可是,即使到了天堂,它还是一只死燕子啊!”女儿依然伤心。我不知道怎么给她解释天堂,天堂是个多么空的概念,我也觉得这个故事太悲伤了。
第二天晚上,女儿已经完全忘记了昨天的不悦,而我也不想再重复那个故事。孩子长大了,即使是听故事,也有自己的思维和想法了,能表达自己的情感,并为故事中的情节感动和伤心,这毕竟是一个进步,也是成长的过程。
也许下次,我会先浏览一遍故事的内容,在不影响故事大意的前提下,换一种方式,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来,让孩子更容易接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