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付小孩子真是需要推陈出新,一个办法可不能老用,他们才不吃你这老一套,他们同样也会想出各种办法来对付你。说“对付”可能有点敌意和应付了,那就是权当是和孩子“斗智斗勇”,一起成长吧!
那天晚上回来,一路上,我和老公一直在讨论着什么事,女儿也在一边凑热闹,说个不停,像平时一样叨咕着幼儿园的事情,这种情况我们有时会跟她说:“等我们说完了,再听你的。”可是,那天我们尽顾着自己讨论,忽略了她,一进家门,等周围安静下来,我们才发现女儿不见了。她把自己关进了卫生间里,锁上门。
敲门问她怎么了,她抽咽着说,我们尽顾自己说,没有人听她的,也没有人跟她说。知道她委屈了,就先道歉,可这次不灵。她不仅没消气,还只是哭不开门。知道数123和晓之以理更不灵了,我只好偃旗息鼓,坐在沙发上休息。她听没声了,便偷偷地开了个门缝,瞄了一眼,见无人理睬,重新又把门合上呜咽起来。
没啥新招了,想想这丫头平时也难得发脾气哭闹,今天八成是心情不好,就想发发火了,就让她发发吧,也挺难得的,我干脆拿了个相机去摄。从卫生间透明的玻璃门拍进去,她小小的鼻子正压扁了贴在玻璃上往外看呢。她以为我是来求和的,可观察了一会,不知道我在干什么,就又开了个门缝,搞清战况后,更是不愿出来了,变本加厉地哭上了,在里面一会站一会蹲一会趴门缝一会儿不满地拍门。
我依然摄着,只是不再在门口等待,而是退到客厅。她观察了几次,大概觉得哭累了,也没人搭理,没意思了。瞅准了机会跑出了卫生间,并且第一次“恼羞成怒”象征性地朝我其实是朝地上吐了一口口水,快速跑到她的活动区待了一会,这时我去摄了那口地上的口水,她又跑出来好奇地问我在拍什么,继而来与我夺相机,并扬言要砸碎我的相机。眼看夺不走,她在我的胳膊上掐了一下后(我当然也拍了我被掐的胳膊),迅速跑进了卧室,关上门,又放声大哭起来,只是这次很快出来,平静地找了一只鞋塞进鞋柜,并顺手整理了一下鞋柜的每个抽屉,接着去倒了一杯水。
爸爸此时出场了,像是什么也没有发生过,跟她说:“该写作业了。”她说:“我现在不想写,等到时间了,我自然会去写的。”
她趁势走到沙发边,看着还在拍摄的我,突然就笑了,并请求道“给我看一眼吧!”我问她:“你发完脾气了吗?”她不好意思,又忍不住笑着说:“发完了。”于是结束此次对峙,耗时14分38秒。
当我们一起看这段录像的时候,她也忍不住地乐,我给她看我拍的口水和她吐口水的样子,她也不好意思地说“不对”。
有时候孩子是需要发脾气的,成人尚且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更何况要求一个孩子呢?在他们想哭又并不是无理取闹的时候,一概命令“不许哭”是不妥当的,有时候,就让他们哭一回,生一回气,发一回脾气,宣泄一下情绪又如何。孩子心里十分清楚大人的尺度,而且拿捏得到每个家庭成员不同的尺度,经常运用“眼泪”作为武器让大人让步而达到自己的目的。所以,我们不仅要统一尺度,而且要坚持尺度,让他们知道情绪可以宣泄,但绝不是要挟的工具。只是,教会他们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是我们的目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