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的骗子!

标签:
江枢衢江心岛文化 |
分类: 灯下随笔 |
文章书画作者:江心岛(江枢衢)
平时听到很多笑话,段子都极其精彩,听的时候,常会忍俊不禁而捧腹,有时候也想把这种口语笑话变成文字,但写出来,即便是按原话一丝不差地记录下来,立马就会失去味道,了无用耳朵听来那般动人,甚至会令人感觉莫名其妙。
听和读的效果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体验,有很多精彩的文字,每每品位到其中奥妙时,也会掩卷乐的前仰后合,但同样的道理,当你把这文字背下来,再张开大嘴喷将出来,也是一样的毫无精彩可言。
虽然说文字也是语言,但说和写确实是两回事,有人口若悬河却下笔艰涩,有人妙笔生花却笨嘴结舌。能说会道的主,三个小时喷出的口水足够浇花用,但拿支笔憋三小时则未必能写出百来字。与此相似,很多人可以把文章扯的惊天地泣鬼神,但往人前一站,却会呆若木鸡口齿不清,想说点话也会憋得面红耳赤而三脚踹不出一个屁来。
说和写不能两全是大多数人的常态,但口齿和笔杆子同样锐利的也是有的,不过属于稀缺动物,平时很难遇到,偶尔碰到一个,也多是两方面平均而已,单挑出来一样看,都难以用优秀而论。
说到语言,就很容易联想到骗子。虽然“欺骗”是人类的本能,打骨子里就藏着,但多数人都是流于惯常的“说大话”习性,还谈不上天天都要挖空心思去算计,也不会刻意去提高技巧,而能上升到“骗子”境界的人,无论从经验、技巧、形式、思维等等方面,都要有异于常人。
骗子只有一个工具,那就是“语言”。既然是语言,那骗子必然会被分成两种,一种靠嘴舌来行走江湖,另外一种则是扛着笔杆子闯荡天下。所以说,即便是骗子,也不能两全。
孔夫子有一句话“巧言令色鲜矣仁”!大概意思就是“凡是能说会道的人,一般都不是好人”。要是用这话来推理,那能够妙笔生花的主,也大都不是什么好东西。其实,孔夫子这话就是用来影射骗子,如果有人愿意以这话作为审视社会的标准,也是不错的选择,碰见能把天花说得乱坠之人,主动避而远之,至少可以降低被愚弄和欺诈的概率。
其实,就文字而言,愚弄和欺诈人的作用远比口语更甚,随便一本书、一张报纸,其百分之九十九的内容都在逗你玩,但你又不能就此不看书不读报,这就牵扯到一个“鉴别”的问题,也不是一般人所具有的能力,尤其是文字往往具有慢性毒品的效果,一旦读多了,则会浑然不察就会稀里糊涂地招了魔,不知不觉地上瘾,从此欲罢不能。
如今的传播途径已经立体,形式变着法儿地推陈出新,但无论怎么玩,也改变不了骗子“说和写”的两条腿走路,很少有高级骗子能合二为一,你要仔细观察一下,但凡在电视上能忽悠出山呼海啸的主,写的文章都极度弱智,虽然也有能出书疯狂畅销的主,但书就是靠他们的嘴骗出来的利益套现,不把垃圾换成钱,也就没必要出来忽悠了。反过来,靠笔杆子行走江湖的骗子,虽然下笔如有神助,但大多都是见光死,靠文字虚构出来的形象,一旦见了本人,则会发现很可能就是一个龌龊邋遢的老土,更甚的,或许就是一个结巴。
我真希望能看见一个完美无缺的骗子,把说和写捏合成鱼汁炖熊掌,如果有这样的人,一定堪称真正的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