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式虚荣心

(2009-02-27 22:40:42)
标签:

书法

臭水沟

不明真相

洗砚池

王羲之故居

杂谈

分类: 灯下随笔

中国式虚荣心

江心岛书画作品《乐》

 

上周又去了趟故宫,由后门至午门,闲溜了大约两小时,仔细看了看建筑群,还是没看出多少明代建筑的影子,除了城墙和建筑基座外,满目尽收的,基本都是清代造的房子,明代留下来的,实在是屈指可数。

 

故宫内有很多旅游团,耳边不时会传来导游的声音,向游客一一介绍,指着一个个黄瓦青砖的楼阁说:“这些都是明代建造的,距今已有多少多少年。”

 

这话不仅令我想起了长城,那些还绵延屹立的明代长城,几乎是所有人避讳的时段,估计外国人在攀爬时,都会以为脚下所踩的,就是那没有被孟姜女哭倒而幸存的长城,不免会为秦始皇的伟大而肃然起敬。

 

历史真的很恶搞,有些话说多了,就会变成真实,就象有的人一样,被点上香敬起来,当磕头的多了,这人便会自然而然地变成了神仙。

 

话题似乎有些沉重,还是讲点轻松的吧,我给大家讲讲我老家一个臭水沟的故事。

 

我十几岁的时候,在家乡的小城里,位于城北区的边上有一个臭水沟,不大,四周都是破旧的瓦房,这片区域,也不知道是如何变化的,就出现了一个没人管的水沟,以供四周居民倾倒垃圾。

 

随着城市的发展,这个臭水沟渐渐的显出了它的弊端,很象一个靓丽姑娘脸上长了一块难看的疤痕,令人看了很不舒服。所以,这个臭水沟的整治则不可避免。

 

很快,周边的破房子被一一拆迁,留出了很大面积的空地,臭水沟被清污扩大,变成了一个干净水塘,然后灰墙环绕,在水塘北面仿制了一组古建,在水塘南面立了一座石碑。上书:洗砚池。

 

这个小小院落的大门上,横有一块巨匾,也不知道从那请了一位书法家,大笔一挥,从此这处小院儿便成了王羲之故居,一代书圣的故居。而那由臭水沟所变的小小水塘,就是一千多年前王羲之临池洗砚的所在。

 

王羲之在我们家乡所诞生的名人中,应该是最有名的一位,按《晋书王羲之传》所载,他老人家确实出生在这个地方,三岁时随伯父王导南迁。至于王羲之三岁前是否洗过砚台,那就只有鬼知道了。

 

我有很多年没回老家了,前一段听说,这个小院又被扩建,似乎是以前的三倍还多,而且这洗砚池也成了老家的旅游胜点,但凡外地来的客人,都务必要来观光,以此畅怀千古之幽思,临池感慨王羲之临池习书的勤奋,无不呜呼哀哉一番。

 

前几年,就在这王羲之故居,又举办了一次盛会,即王羲之诞辰一千多少年外加国际书法什么节,据说,全世界王羲之的崇拜者,号称是书法家的就来了好几千人,全都在这水塘前肃立垂头,凭吊千古书圣王羲之。据说场面壮观感人,有数百人振臂高呼,强烈要求当地政府发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定要把王羲之故居申请为世界文化遗产,如不批准,则誓不罢休。

 

其实,我的老家不仅仅有一个王羲之,还有一代书法大家颜真卿。临过《秦礼碑》、《多宝塔》字帖的,若是有心留意一下,颜真卿都会在这几个名帖上落款:琅玡颜真卿书!

 

我的老家古称琅玡,此地盛产名人,最牛的是王导,东晋王朝建立的幕后策划者,其余的还有王羲之、颜真卿、王祥(二十四孝主人公之一)、荀子等,据谣传,诸葛亮祖籍也在这。

 

最近的小道消息称,在很快的不久的将来,这些名人的故居都会在黎明前静悄悄的出现,以后你们要是去玩的话,估计一两天是看不过来的,不要紧,那就多住几天吧。

 

在中国,不明真相不是我的错,不了解历史也不是你的错,没有人能真正知道历史的真相,时间可以演义一切,所以,大可不必认真。

 

哈哈,我写了这么多,有人能知道我的老家是那座城市吗?

 

文章书画作者:江心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鉴人术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