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 |
分类: 灯下随笔 |
本期博文的“陈年旧货”都跟书籍有关
陈年旧货1:镇博之宝
博客换了新版本,趁此新鲜之际,便把我的镇宅之宝,一把紫砂老壶拿出来,放在博头之上,一来可以改变一下从前“一素到底”的风格,以此来解除老博友们的“视觉疲劳”。二是也想把此壶作为镇博驱邪的瑞符,以大壶储蕴“温醇”之气,自然就会规避邪风之扰。
我的这把宝壶,出自大清道光年,为一代紫砂名家邵正来所制,于今已近二百年,且壶型非常独特,如此形制的紫砂壶,今存世的只有两把,另一把为清末大家杨彭年的作品,也是同样的诗句和壶面,现存南京博物院。
我的这把壶,较之南京博物院所藏之杨壶,做工更为精致,且多了一个灵气活现的坐狮,因为坐狮是文殊菩萨的驾骑,所以其配之壶上镌刻的佛家谒诗,则更为意趣相谐。
上镌诗云:放下屠刀否,心莲顷刻开。三千今世界,开眼见如来。
此壶尤为我所重的是,其为饮茶的器物,竟通体蕴着书卷之气,尤其是在今世,放眼巡视,何物尚有“书卷气”哉?此实为难得之珍,稀世之宝。
老壶无语,以气易人,识货者莫不为之心动,在于其自身的魅力。而此种惑人之魅,得自于其近二百年所历的岁月包浆,精光内敛,温蕴如玉,而气贯于中。尤令人所惊叹的是,其砂石之胎竟然呈现老木之色,可见此壶之独秀。
“物以稀为贵,贵以器为本。”这话也可用到人身上,吹牛装逼虽可欺世一时,但若不是真材实料,大浪淘沙过后,湿淋淋的依然是垃圾,就如同现在充斥于市场和茶馆中的垃圾壶一般,穷斯滥矣。
大凡藏壶之士,都常言“养壶”一语,不明之人似乎觉得此语有些玄妙,其实很简单,所谓养壶,不过是每日以茶水淋壶,再以手或布反复擦拭,日积月累,壶面自然会形成温厚醇蕴的雅光,真正值钱的,除了壶本身的泥料、做工和造型外,就是这养壶的功夫了,靠的是时间和人文的关注。
“养壶”之道若比之于人事,则有“学养”一说,子曾经曰过“一日三省、温故知新”等等,其实都是一个“反复其道”的用意,也就是这个“养”的意思。按子曾经曰过的话说,就是:“养之道大矣哉!”
我这把老壶,百年而下,不知经历了多少文人雅士之手,故“书卷之气”充盈于内,今有幸得而藏之,定当珍之,存之,传之。
(注:现在古董市面之上,已经有了仿杨彭年那把壶的赝品,但我这把坐狮桶壶的造型,迄今为止,确无仿品面市,估计以后也不会出现,因为这把壶上的坐狮造型,实在是太难仿制,绝非一般人可为。)
在我出版的第一本随笔集《大画易语》中,我曾在序言中写道过这把壶,现将其中的片段摘之于下:
《大画易语》序(部分)
吾步当韵之年,虽属味臭之流,却雅好茶香,以此而涉紫砂之艺,购壶十数余,皆不称心矣。
一日临大升堂品茶,见一旧壶,心怦动之。观其型虽小然显墩艮之态,其质色雅如温蕴老玉,其工精细而无雕琢之痕,其铭刻之文苍劲古朴无出北魏风度,幽幽然书卷之气浑然而出也!
吾购而急走归家,添茶注水,举杯品茗,伴以古琴之音,方知安字其所何意邪!从此视壶为友,长伴之。
抚壶数月余,忽感文气于胸激荡,急生文笔之欲,甚怪哉!吾从不以作家为然,常谓古之圣人者,多述而不作。圣人之上者,亦懒启口。圣人之下者,著书立说亦仅为名谋而已。再下下者,穷思小说以码字糊口,斯其所累也。
而今吾文思之涌,壶气所托乎?怪哉!若此,所托者何?
余终动笔以试之,未想一发而不可收之,月余亦累字成书,文风竟乘文言体例,内熔白话语境,行文亦为诙谐。于篇又附绘插图,水墨钩线,以尽之其趣。
书既成,思壶既托吾码字,其意必思出版也,故出而寻出版发行之道,遇一责编,其曰:“今书之出版,皆按产品之道为,以畅销为准则,汝之书鬻以何种群乎?”
吾无语以答,故走,归家昏睡,梦吾之壶化为一老者,鹤发童颜,精神攫烁,对吾言:“所托之事若何?”
吾曰:“此非畅销货,故无以出。”
翁笑曰:“事之未露端倪者,称之为几,事之以成则为机,知畅销者,为知几,知畅销而跟风者则为知机,故知几者少而知机者多矣。”
翁再言:“今白话之滥文,已立百年,多穷斯烂矣,文言之语荡然殆之,然千年文统岂可尽佚,治乱相生亦为天道,有如今世之股票,狂跌则必反弹也。此书必为古文反弹之先锋,其畅销无疑也。汝再试之。”
余再出而兑,幸遇责编罗君静文,其有知几之目,于吾亦为伯乐之谊。今在此书刊印之际,谨语谢之。
陈年旧货2——被枪毙的80后
在好多年前,作家出版社曾邀我为一本书作封面设计,书名为《我们生于八十年代》,是一本80后孩子们的作文合集。
当时我也是欣然受命,一晚上的功夫,就给他们出了两稿封面,我当时感觉还凑合,便把稿子呈给了出版社。
很不幸,两稿都被枪毙了,理由很简单,也很充分合理,说我把80后画成“怪物”,晕,把祖国的花朵搞成了“扭曲、变态、丑陋、畸形”的形象,的确应该被枪毙哈。
现在我把这两幅被枪毙的“80后”封面贴在下面,让你们看看我的罪过。
画得真象“怪胎”吗?朋友们给评评哈!
陈年旧货3——不断进化的封面
我的第一本随笔集《大画易语》出版于零四年,其写作时间,区区不足一个月,但在出版的时间上却颇浪费了不少时日,我记得当时仅封面一项,改来换去,就是好几套方案,比他妈的写书还累,现将当时的几套封面方案贴之于下,朋友们也可以看看,到底是哪套好啊,反正当时我是彻底没感觉了。
方案一
方案二
这是最后出版的成品
陈年旧货4——漫画
下面这二幅漫画,是应我的博友胡元骏相邀,为其新书《厨房江湖》(中国工人出版社)而创作的漫画插图。
因当时我工作甚繁忙,只是抽了很短的时间为其草草绘制,所以我对这几幅漫画很不满意,今天拿出献丑,朋友将就着看吧!哈哈,跟我的水墨书画可不在一个层次,大家可要分清哈!
说句实话:我真的不喜欢画漫画!我所有的漫画都是“草草对付”的东西。本想用水墨给他画几幅纯粹自我风格的插图,但出版社感觉我的水墨作品过于小众,不适合做通俗读物的配图,没辙哈,只能给他钩两笔漫画了哈!
漫画版权所有者:江心岛
漫画版权所有者:江心岛
陈年旧货5——推荐
开春了,万物萌动,应该是个读书的好时节,现推荐给朋友们两本书,没事时读一读,应该有些好处:
1、《乌合之众》作者:勒邦
这两本书,大书店都是有卖的,真的值得一读,尤其是在春天。
陈年旧货6——插图
漫画的确不随我意,凡是勉强为之的,我心里都有抗拒情绪,所以,再贴一张水墨,这才是我的真正东西,趣意天成,所谓“无内外、无将迎”之艮态,也只能在水墨中悠然存蕴。
这幅山水是我第二本随笔《文者纯粹》的插图,自己的书,相对而言,就多了份自主,能配这般不媚世的墨戏之作,的确需要孟子曾曰过的“放下心”才行。
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