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籍贯?
根据公安部《关于启用新的常住人口登记表和居民户口簿有关事项的通知》公通字[1995]91号文件规定:公民的籍贯应为本人出生时祖父的居住地(户口所在地);祖父去世的,填写祖父去世时的户口所在地;祖父未落常住户口的,填写祖父应落常住户口的的地方;公民登记籍贯后,祖父又迁移户口的,该公民的籍贯不再随之更改。
简单来说,婴儿的籍贯就是他出生的时候祖父的户口所在地。如果不能确定祖父居住地的,随父亲籍贯,不能确定父亲籍贯的,登记本人的出生地。
由此可以看出,籍贯主要跟祖父的户口所在地有很大的关系,比如一个人的祖父在湖南长沙出生,祖祖辈辈都在湖南长沙,他的祖籍就是湖南长沙。但在这个婴儿出生之前,他的祖父搬到广东深圳居住了,户口也随之迁到深圳居住,那这个婴儿的籍贯就是广东深圳,而不是湖南长沙。
为什么要填写籍贯?
籍贯开始出现在上世纪90年代,当时正是我国人口流动比较频繁的开始,很多人都在全国各地流动,在这种背景之下,人跟户口分离,人跟祖籍分离很正常。而当时有很多人在找工作的时候,特别是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时候都要进行政审,政审就会追溯到父辈,甚至爷爷辈,还会特别关注你是来自哪里,你是哪里人。为了配合这种特殊的就业环境,所以当时在户口登记的时候都会填写籍贯很正常。
另外填写籍贯也有利于对流动人口进行统计分析。
实际上目前户口本上填写的信息就非常多,有很多信息大家看起来可能没什么用,但公安部门却要求必须填写,因为填写的这些信息可以方便方便公安部门对户口进行统计。比如在户口本上填写籍贯之后,各地就可以分析出原住居民的比例,以及外来移民的比例等等。这样可以直观地看到人口的流动方向、流动特点,从而为各地方制定更有针对性的人口政策提供参考数据。
籍贯到底有没有意义?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户口管理的制度和办法,我国之所以要填写籍贯,这可能是跟我国人口众多,人口流动比较多有很大的关系。但随着人口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随着人口管理联网的不断完善,现在想要查一个人的信息,想要统计人口的动向,其实很容易就可以找到具体的数据,所以籍贯对于管理人口,统计人口意义现在其实已经不是很大。
相反,籍贯的存在反而有可能让大家产生很多误解。比如很多人在填写籍贯的时候,都不知道应该填哪个地方,好多人都可能乱填。再比如目前各地填写籍贯的时候,只能填写父亲一方的,也就是必须填祖父户口所在地址,如果不知道祖父所在地址,那只能填父亲籍贯的地址。对此很多人都表示不理解,不管是父亲还是母亲,对孩子来说都是一样,就像孩子可以跟父亲姓,也可以跟母亲姓一样,为什么孩子的籍贯必须跟父亲就不能跟母亲呢?
还有一点是,籍贯的存在很容易让大家出现一些尴尬的事情。比如有一些人在上学或者求职的过程中填写一些籍贯,别人看到了就直接把他当成老乡。但实际上这些人有可能从出生到现在压根就没有去过籍贯所在的地方,对当地也不了解,甚至在当地连一个亲戚都没有,只是因为自己出生的时候,祖父的户口在那个地方,所以糊里糊涂就变成那个地方的人了,这确实让人感到比较尴尬。
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138302351781495327/?app=news_article×tamp=1662086771&use_new_style=1&req_id=20220902104610010151178045052F8454&group_id=7138302351781495327&tt_from=mobile_qq&utm_source=qzone&utm_medium=toutiao_android&utm_campaign=client_share&share_token=ad6a7fb1-055c-4f2f-a094-206b93924673&source=m_redirect&wid=1662086812136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