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今日感慨:国际人文旅行注意点

(2013-07-06 07:46:06)

     ——如果你有本地的朋友,那么他就可能给你介绍更多本地朋友,而且带去更多本地场景,告诉你很多只有本地人知道的知识与去处,这就让你在很大程度上对于本地的了解深入。所以如果可能我们平时参加研讨会、展览会、学习班或其他活动,遇到一些其他国家的朋友,虽然一时半会儿我们与他之间没有啥合作机会,但是可以保持联系,因为没准就是你下个要去的国家的地主呢。

      

     ——到了罗马就要像罗马人一样行事。我们来自中国,来自自己生活的环境,有我们自己的文化习惯、行事模式与说话方式,比如我们爱随手拍照、随时随地上网、大声热闹、看到好吃的直接进入状况、与别人互动的时候过于直接、对别人比较慢的行动不耐烦。但当我们进入到其他国家,我们首先要注意倾听与留心他们的行为模式与文化习惯,而不是我行我素。特别是在高端旅行的时候,我们的一些高端人士可能会觉得自己是个人物,因此过于执着于自己的行为模式,那样很容易成为在其他人的主场不受欢迎的人士。我们需要在每次旅行中反省与注意需要改进的行为模式,从而成为一个国际人文旅行的熟练人士。

      

     ——人文不是钱简单买来的。我们想进入一个本地人的家庭、与一些本地人士一起讨论问题、拜访本地的财富家族或者官员、与本地艺术家互动、观察贫民窟、走访特殊社会群体,这些都不是传统的标准化的旅游景点,我们也不是简单用多少钱来计算这些活动的价钱。我们在这样的场景中,要保持学习与留心的态度,展现热情与谦虚的姿态,好奇与互动的状态,而不是命令式与要求式的口气还有自以为是的嘴脸。

      

     ——不要强人所难。你在西餐厅不要去要筷子,也可能没有牙签;在很多接待场合,他们只有凉水没有热茶;在很多其他国家的宾馆里面,可能没有牙膏与拖鞋;很多时候我们必须一起排队,老外不给我们插队的机会;在拜访者的家里,不要勉强人家给你看他们觉得不方便的房间;看到某些人家自己的特别有趣的东西,不要觉得有钱就可以买下来。当然好的旅行服务机构可能事前为你做这样的准备或者某些协调服务,但是还是要记得文化交流中需要相当的自我克制。

      

     ——感谢本地朋友的帮助。某种意义上,人文游中的很多沟通对象不是付费服务者,他们是因为对我们的文化与中国现在的发展好奇,对我们的话题与主题有兴趣,或者他们有与我们未来合作的兴趣所以才愿意接待我们,愿意与我们相处,因此我们如果在那样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准备有特色的最能反映我们新意的礼物与纪念品,让他们知道我们的有心与诚意。

                 今日感慨:国际人文旅行注意点

昨日场景:与顺德客户沟通,安吉物流公司演讲

 

本周袁氏推荐小菜:荔枝蜜排

    猪小排两斤切成寸长,冷水中煮至五分钟后冷水洗净。在已热豆油中,小排浸炸三分钟捞出待用。鲜荔枝两斤剥出待用。起橄榄油锅,放入猪排,并白酒、老抽少许,姜葱段和食盐酌量,骨头汤两至三大勺。中火煮至30-35分后放入蜂蜜4-5小勺。放入荔枝肉,略做翻动,中火再煮五分钟出锅可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