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跨文化旅行者,我们应该是个文化敏感者与文化沟通者,但是我们的某些文化方式可能让人反感或者不舒服,因此某些事项特别提出作为我们旅行时候的谨慎注意的事项。
——留心不要过于大声喧哗,也不要随便找个地方打扑克,不要随便抽烟,不要随地坐下休息,不要让小孩随地大小便。你就是再有钱,也不要简单地让人家做这个做那个,旅行中间注意自助,需要别人帮忙的好好和人商量,到人家家里如果不是主人安排不要去主人没让你去的地方东张西望。
——时间观念非常重要。在一些地方,主人办事很拖拉,要很耐心,不要说抱怨主人的话,如果人家主动抱歉你要表示谅解。我们自己作为一个团队行动的时候要尽量准时,注意交通时间,不要错过时间,因为有很多人在等你。很多时候行动的时候要听从领队的统一招呼。即使你是一个单位领导,在旅行中间要尊重旅行规则。在旅行之间不要摆领导的架子。
——熟悉与人见面时候打招呼、发名片、握手、亲吻、拥抱的规矩。别人在做陈述的时候,尽量认真做点记录。准备一点问题,询问让客人觉得你真的认真听了,消化了,而且有问题可以互动。在主人讲话好了,可以礼节性地与讲话的人握手,加上一两句赞美与欣赏的话。注意我们国人中有很多微博控微信控,不要一个劲地低头玩手机,在大部分的文化里面,这个算蛮不礼貌的事情。
——不要打断人家说话,要耐心倾听,可以提出问题,但要使用礼貌用语;要请求别人帮忙,但不要命令;对自己好奇的想了解的事物要客气地询问,不要不懂装懂;对有些有趣的现象可以询问,但是不要大呼小叫。我真的觉得一些年轻朋友在国内习惯了独生子女的自我中心,在这样的国际旅行场合也是那么的自我中心,真的很让人尴尬。
——本地主人很热情地让你体会某些本地特色的菜肴或者饮料,那些吃东很可能出你意料,比如说可能是蚂蚁饮料,或者是巨大的田鼠或者油炸蜘蛛,是的,也许你不喜欢吃,但是不要表现出厌恶的神情,你可以客气地表示你不敢尝试,但是还要很客气地表示感谢。除非人家和你说好,否则很多地方的主人不见得请你吃饭,如果没事先说好就是一起吃饭也不代表人家付钱。
——再好吃的东西要注意吃相,不要抢别人盘子里的食物,也最好不要让人家与你分享食物。点菜的时候,遵守别人常规的点菜程序,不要喜欢吃甜点就大喊我要吃甜点。如果你不是很懂人家的点菜规矩,你可以看别人是怎么点的。注意,如果你不知道怎么点菜可以请别人帮忙,但不要不看菜单就要别人帮忙,更不要想当然地点人家菜单上没有的菜,请不要大声地呼喊服务员。
——也许你有机会居住在一个本地人的家里。是的,那里有一些东西也许是你不适应的,比如他们家的床不是典型的席梦思而是土炕或者木板床,也许这些床很硬而且门外有些特别的噪音,好吧,入乡随俗,不要那么稀奇古怪,也不要提出过分的要求,毕竟也许就是一个晚上。也许别人用手抓饭吃,你试试也没有关系,也就是一顿或者几顿饭。请用特别体验的心情去对待你不熟悉的这些环境,否则我们即使到了其他的文化环境,也还是没有机会体验差异。
——准备一点纪念品给主人或者接待我们的朋友,不需要很大很值钱的,只需要有点特色或者有点中国文化概念就好了。在活动结束的时候交换礼品是件到位的事情,而如果别人给你礼品你却是空手的时候多少有点失礼。中国有的是可以做纪念品的小玩意,别忘了在这样的场合带一点。
昨日场景:参加深圳“2013财智绅士评选启动仪式”

本周袁氏推荐小菜:鲜汤锅巴
包装锅巴4-5片,烤箱中以2-3分钟时间烤脆,并拍碎备用。用无油骨汤两碗,加清水一碗,煮开。调食盐酌量。放入锅巴,再放入香菜叶和白胡椒面,15秒内装大盅可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