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高兴来主持今天的徐家汇商圈论坛,学习到不少东西,尤其是因为专家学者、领导业者在一起了,大家坦率地提了不少意见。但是我也提出以下几个问题:一是现在的徐家汇商圈已经有不少的建筑与商场,它们曾经是前沿的,但是现在不知不觉中后沿了,对于徐家汇应该是大翻新呢,还是小补补?二是徐家汇以商说商,有可能设计出更多的公共空间与适应吸引人气需要的服务空间,尤其是新创业品牌店空间与创业型娱乐项目空间么?三是徐家汇线下商圈必然受电子商务发展的影响,而如果徐家汇要发展自己的电子商城,而且是百货化的,似乎国内外这类百货商城的成功案例很少,而且如果稍有起色可能形成对于线下商场的冲击,如何对待?
这就是我们今天面对的徐家汇,基本上就是一个需要变革与创新的城市中心商圈。这样的商圈变革很难,因为地理位置的优越,因此它们对于接受新的成长模式往往不积极,而更愿意采取傍大款与高店租的模式,但是因为它们早发的原因,因此它们的建筑与商业模式都有点老套了,这样的区域就很容易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因此,对于徐家汇这样的商圈来说,似乎不如索性新商圈就走创新与中长线的路线,比如就像我们飞马旅在嘉定做的新服务业体验街区,或者七宝的商圈模式,要么就像外滩商圈那样就完全做经典的高端商务圈,相比较而论我们徐家汇更像不上不下的商圈。我也经常来这里买东西,但是也没觉得这是一个非来不可的地方,认真想想这里现在似乎也很少有非来不可的理由了。会不会有一天,徐家汇就变成了一个社区商业中心呢?
感谢今天的很多嘉宾贡献了很好的意见,包括在现有的商城中发展更多的公共空间,也应该让现在的商城具有孵化新服务项目与新娱乐项目的空间,这样才能实现货品品牌的区隔化,而且即使可以在高端发展一些适当的商务服务项目,但是更多的周边街道与空间还应该按照服务特色来加以布局。我在最后总结的时候特别提出了四个小服务的期望:一是留出给本地经典餐饮与市民趣味的小项目的空间;二是给出一些不是大品牌大公司的小创业机构成长的空间;三是给一些传统老品牌以存身的空间;四是充分考虑年轻人的消费与娱乐特点而发展的有特殊服务空间的设计。如此才有更加丰富与特色间杂的服务。但我要说的是,徐家汇的商圈特色,今天没有定论,而需要继续探索中。

昨日场景:中国红酒投资、消费现状及未来发展高峰论坛演讲《正劲还是泡沫》。主持徐汇商圈论坛并发言。
本周袁氏推荐小菜:苦瓜毛豆
苦瓜两只,洗净切开去籽切成毛豆大小颗粒。小辣椒三四只切成等样粒块。毛豆半斤洗净,先起橄榄油锅爆炒三分钟,放鸡汤少许,约五六分钟后无汤后加入辣椒苦瓜粒,加食盐鸡精酌量,快炒四分后出锅可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