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今日感慨:移动医疗的时代必须

(2011-07-16 08:29:38)
标签:

杂谈

    近日,看到新浪微博上有转载移动医疗的内容。有兴趣细细看了下,博文中提到了最新的GE推出的手持超声波诊断仪Vscan,还配发了图片:一位医生在给病人诊断,而诊断用的不是传统听筒,也不是大型超声波仪器之类,而只是一个类似折叠式手机的诊断设备。想起之前看到美国科学杂志《科技新时代》(Popular Science)评选出的2010“最佳新发明”中,除了人们早已熟知和普遍使用的iPad、3D电视等,这款Vscan也名列其中。

感叹如今的科技发展,各类日常生活类电器日趋精密化、微型化,如今连传统的医疗设备也步入了这个行列。在我看来,这一发展是趋势,也是必然。看看如今大街小巷,几乎人手一部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就可见一斑。但是对于医疗设备步入微型化时代,我想我们似乎不应该只关注于它表面所呈现出的科技的发展,或者智能微型化的潮流。我们应该看到它背后隐藏的更大的趋势:“移动医疗”。回忆起刚刚过去的日本大地震,有报道就称在震后的救援工作中,救援医生在行李数量受限且灾区失去电力供应的环境下携带便携式诊断设备进入灾区,为受灾群众及时检测或诊断了原本需要大型医疗检测仪器才能诊断的疾病,而在现在这样灾难越来越平常的年份,这个东西应该很有应用价值。

 

    每一场浩劫过后,灾区的救援和医疗救助就是首要任务,但往往医疗救助会受到电力供应、医疗设备运输等问题的限制。试想,灾后断水断电,传统医疗设备很难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而诸如便携式诊断设备就可以大显身手。前几年我们做福田移动医院研究项目的时候就发现,我们国家医疗水平地域性差异非常大,中西部地区尤其是偏远的山区或者农村,往往医疗设施或者设备都相对落后,如果移动医疗可以真正实现,我觉得可以大大造福于民。医生可以随声携带这类设备,在任何地方行医,无论是在偏远还是落后地区。实际上,我甚至相信,移动医疗类产品在今后的几年或者十几年中,将会在我们国家进行普及。

 

    科技的发展归根到底还是要运用于人类日常的生活,所谓科技造福于民。在这个意义上,最新最优秀的科技成果,不应该仅仅只是一些创新技术的展示,更不应该只是一些时尚和潮流的产品,它应该是本着为人类提供更多便利、安全和实用的宗旨。我们期待科技的发展,更期待它的发展可以进一步改变和影响人类的生活、健康医疗、工作甚至于日常的交流和通讯。

 

今日感慨:移动医疗的时代必须

昨日场景:接受《公益时报》关于CSR的采访。到河北卫视录《文化密码》新节目。体会电视的文化差距。

 

今日推荐:寻找首都幸福劳动者——用文字、图片或视频记录您心目中的首都幸福劳动者,请将您的作品发至以下邮箱ldzgr@sinoprogress.com,截止日期7月31日,获奖作品有现金奖励哦!有任何问题可微博联系@首都幸福劳动者或电话垂询010-84400011-329,王瑜。

 

今日小诗:

密码

 

我曾以为明白,

直到色彩、线条、结构、样式,

开始自己的舞蹈。

重新张开我们的眼,

然后红色不再是红色,

英雄不再是英雄,

长城不再是长城。

 

本周袁氏推荐小菜:百叶荠包
鸡蛋两只,搅匀后起锅摊成蛋饼,刀切碎。荠菜一斤,洗静刀切成碎叶,打生蛋一只,和入蛋碎后,包入豆百叶,大约八到十只。起骨汤锅,调好盐味,排入百叶包,中小火煨四十五分左右,盛盘可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