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在21世纪教育研究院的民间高考改革方案里面,提到了高考可以设置“社会”考科的意见,这实际上代表了一种新的革新意图:我们的教育应该在中学时代就重视让青少年面对社会、参与社会、对话社会、辨别社会,让我们的老师与同学一起有起码的社会认知的经验与兴趣,并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与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与职业初意识,把自己的学习与社会建立某种最低限度的联系,也把自己的思考初步放到某些社会场景中思考与反思,这样我们的作文素材就会大大地丰富化与实在化,同时我们的孩子平时对各类社会现象与信息的关心度就会大大提高,社会知识库因而有很大的充实。我依然记得小时候我写作文时有一类是适合当时政治的假大空,但是还是努力写一些写实的作文,在现在中学生的社会面向得到解决的情况下,鼓励孩子们写出写实的和有想象力的社会联系的议论文,就算观点幼稚一点,那将是驱使我们青少年关注焦点转变的革新性的举措,因此而值得期待。
昨日场景:前往杭州会客户。晚出席19日的创新大会招待晚宴。一路看看《鬼吹灯》。
今日小诗:
跨越
西域的云,
徐徐地,
飞过,
我,
梦在东南的,
天。
本周袁氏推荐小菜:麻香莴笋
莴笋五根,去外皮,在沸水中过一分钟,取出。每根剖成四小柱,放入冰块间储于冷箱半小时。调麻将一小碗,旋搅至均匀,加入盐酌量,滴香油少许。取出莴笋,蘸酱可用。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