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今日感慨:多些压力形成耐受力

(2009-06-06 09:00:29)
标签:

杂谈

    我小时候学潜水,所使用的主要方法就是在水下学憋气,憋久了水下长时间不换气的耐受力才会长。刚刚到北京的时候我以为我这个江苏人可能在北京这么干燥的环境里面呆不了多久,但是发现我比想象的更有适应能力。我们在很多时候是需要耐受力的,我们蒸螃蟹需要有足够的时间它才会熟;我们要从一个啥也不知道的外行变成知道得很多的内行需要适当的学习周期;我们到一个单位从不熟悉它的文化到在那里应付自如需要有个适应的过程;一个人从毫无专业经验到成为公认的专业人才需要有一段时间的学习、训练与磨练;我们有很多人没有到非做不可的时候会尽量把活推迟到最后的时刻完成;如果没有硬性的要求,我们有很多人甚至不知道自己原来蛮擅长与陌生人打交道。

    我们有很多的潜力,其中很大一部分不是自觉地发挥出来或者及时自动地表现出来,我们有很大一部分潜力是因为压力的迫使而爆发出来的,我们比自己想象的还要有能力,关键在于我们自己要积极去探索。很多时候觉得我们根本做不了的事情是因为我们从来没有做过,但是其实我们从娘胎里出来本来就没有做过啥事情,早年会的一些事情也是偶然或者家庭传承的缘故而促成,很多的事情仅仅是我们早年没有机会试而已,比如我自己生长的乡下当年连足球和泡泡糖都没有,更别说跳舞了。我们接纳认识事物要有个接触、认知、理解、体验的过程,然后才能作出比较性或者结论性的评价,这个过程需要时间,而在这个过程中就完全可能有不适应的情况。

    我们在成长的每一步都因需要学习新知识与新技能而不适应,这样对不适应的耐受力直接决定了我们能不能真正理解我们接触的新事物,培养与发现我们与这些事物的爱好关系,找到我们参与与渗透到相关事物中的关键节点,如果我们没有起码的耐受性,那么我们很有可能进入不到任何专业领域、很难在需要适当时间投入的领域表现出我们的特长,因此耐受力是我们潜力得以发挥的一个重要前提能力。当我们面临压力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逃避、愣对和策略性对待几种方式,我在这里说的策略性对待就是动员我们的信息资源、知识资源、人脉资源甚至意志力设计出适当的对策,我们会发现每通过一个这样的压力关口我们的能力就有一个大的提升,而且我们就比那些躲避者对于自己形成更强的自信。我要对年轻朋友说,当遇到压力的时候扛一段不轻言退非常重要。

 

今日感慨:多些压力形成耐受力

 

昨日场景:参加上海公司项目竞标,见相关客户。小世界会所的顶楼风景屋不错。飞往长沙。

 

今日小诗:

初变

 

春闪墨中电,

花困雨后闲。

心藏六月晴,

雷响飞雹天。

 

本周袁氏推荐小菜:排骨冬瓜

选冬瓜切出的中圈,去皮切成一寸宽一寸半长二十块左右方块,浸于清水。选猪肋排一斤半,切成一寸到寸半长,起冷水锅至沸放入排骨五分钟后取出,倒去原汤,在凉水中洗净排骨。再用清水放排骨大火煮沸,放料酒、花椒少许,改小火炖二十分钟(高压锅十分即可),放食盐酌量,再放入冬瓜,中火再煮三十分可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