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在哈瓦那进入到普通居民家庭真的是很不容易,部分的是因为古巴的体制原因吧,部分也可能是因为对于陌生的国际游客要进入家庭访问,大概也不吻合他们素来的习惯。在被拒绝4-5次之后,我多少有点绝望,却在古巴原国会大厦与中国城不远的一条巷子里遇到一位戴着眼镜的知识分子样的古巴老人,他能说英语,也很热情地和我打招呼。当我告诉他我从中国来的时候,他很高兴地说他们家楼上就住着一家来自中国的人家——文森特林和文琳娜王,两位大约在60岁多一点的华裔老人,文琳娜本人有50%的中国血统。古巴老人向楼上打了招呼,文琳娜和她们家的狗从露台上伸头出来,古巴老人就让我上了楼。在哈瓦那的市区,很多的居民住房房间就是顺着一条长长的陡陡的黑黑的楼梯上去,然后就到了一个比较窄小的房间。文琳娜的英语不错,她和丈夫是在上世纪50年代的英文学校里面学的英语。他们家基本也与其他古巴人家的房间格局差不多:外面是摆了简易沙发的会客厅,然后是厨房间,然后是卧室。在古巴的生活不容易,两口子的大儿子37岁了,女儿20岁,都还没有结婚,似乎一家四口就只有一个卧室。他们的电视机是黑白的,一个抖动着的卡通节目很模糊。现在文森特每月有220古巴披索的退休金,文琳娜则没有收入。老人说,日子过得有点紧。家里四口人的每月供应有个食品供应本,主要有猪肉、面包、鸡蛋、鸡肉、咖啡、糖、牛奶等。一个月每人大约有10只鸡蛋。每天早上有一块面包。计划供应内的食品价钱很便宜,此外还有食品需要的话就必须按市场价格去买,那对于大多数的古巴人来说是不能承受的。文森特的母亲生活在加拿大,几年前看望他们的时候给他们买了一只LG冰箱,文森特说要我们自己在这买是绝对买不起的。哈瓦那大部分的房子是属于国家的,但文森特家的房子是私房,是他和文琳娜结婚的时候她娘家转卖给他们的,花了当时的钱5000披索。他说,房子旧了有机会要整修下。
文森特的儿子在古巴的汽车公司工作,负责处理宇通客车的维修。去年还专门去北京、郑州和玉林接受培训,文琳娜还特意给我看了儿子在中国的照片。但我问到他一家是否有可能回中国看看,文森特幽幽地说,“我可能这辈子没机会了,路费负担不起啊。”到古巴的华人主要在18世纪末与19世纪初到来,最多的时候达到几万人,在哈瓦那还有一个街区是中国街,但今天已经明显衰败了,“中华总商会”的楼也已经成了其他人的办公间。今天在古巴的华人总计也只有6000人左右。由于古巴经济不景气,因此有点门路的华人都离开了。文森特这样的家庭淹没在古巴市民那些一排排外表看起来还很欧化,而内部很衰朽的老房子里——手头紧紧地对付着生活,有些无奈,有些暗然。
3.1--31计划本周关注国家延迟发布。每周博主会发布本周所关注国家初步资料,欢迎各位博友贡献对该国各方面的印象资料与对值得一游的地方的推荐,并贡献推荐理由。
本日场景:参观蓬皮杜中心,结构很好,作品也不错,可惜很多室没开。法国人的服务意识不行。同行朋友买了不少东西。回北京了。
本日小诗
风之度
我是风一样的男子,
曾让万千绿叶开怀。
飞一般盘旋于大地,
寻找一线亘古眷恋的情脉。
亲爱的,
我是风一样的男子啊,
一向爱抽刀断水,
却愿以智拙贴地的徘徊,
期艾你的重门缓缓轻开。

本周袁氏推荐小菜:河螺青藕
河螺一斤,掺沸水中两分钟取出,用针挑出,去螺尾。鲜藕半斤切成螺肉大小藕丁,另选青椒两只切成螺肉大小椒丁。起油锅,先爆炒藕丁,再放入椒丁与螺丁。爆炒三分钟,放入食盐酌量,炒几下后起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