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今日感慨:Good For You, Bad For Whom?

(2008-02-19 08:39:03)
标签:

杂谈

    遇到我们耶鲁世界项目的副主任柯尔,很兴奋地告诉她,我们在美国华盛顿DC与百人会举办的新闻发布会很成功,美国著名政治频道C-SPAN全程播放,还重播一次。她听完就来了一句,“GOOD FOR YOU”。给我的一个美国学友介绍我最近买的一个手提电脑夹感觉怎么好,他也来一句,“GOOD FOR YOU”。不要奇怪,这是美国以及一些西方社会的典型的反应模式。你可能对做了一件事情很兴奋,然后很想找个人分享,然后等你说完了,兴奋完了,人家就给你一句“GOOD FOR YOU”。这在中国人听来是挺不舒服的,我们是往往真真假假的跟着兴奋下,赞扬下,高兴下,要能把别人的快乐成就当作自己的快乐与成就。要是中国妈妈在夸自己孩子的时候,要是你要说出一句“GOOD FOR YOU”,那人家就会觉得你这个人最起码的分享快乐的能力与修养也没有。但是美国人就这样的,他觉得你兴奋很好啊,这对你很好,但是不是我的事情哦,所以并不代表我也要假装GOOD FOR ME。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明中国人与美国人是有很大的文化差异的,这在最近的中美两国人民的相互观感调查中是得到证实了的,超过8成的两国人民相信中国人与美国人的文化是有很大差异的。

    不过,“GOOD FOR YOU”听起来冷淡,也自有很强的理性在其中。我们中国人喜欢忽悠人,而有些人呢很容易被忽悠,人家一说怎么样,人家吹嘘自己的产品,人家夸张自己的赢利机会,人家说自己成了大师,人家说和某某领导照过相,你眼睛也直了,动了贪念了,就想沾便宜了,就给人家拍马屁了,结果很有可能被人家蒙了,上当了,亏大发了。那些说“GOOD FOR YOU”的美国人则不同,你把自己说得一朵花一样,把挣钱说得跟玩玩具一样,人家就那么一句“GOOD FOR YOU”,你好你的,很好啊,继续好吧,好天上去吧,跟我没啥关系,我该咋的咋的,这就不容易受骗上当,透着人家厚道得到家。

    我们今天扩大了自己的活动半径,就能体会到更多的文化差异,也会有更多的文化心理震荡(CULTURE SHOCK),就是看到人家与我们的自然的文化差异,感到不可思议,或者就产生出简单的人家的文化不如我们的结论。其实,每种文化流传甚久均有其内在的合理性,所以面对文化差异,我们要有适当的耐心去对待他们,去认识他们,甚至体会其独到的文化理性,这样我们才能最终与别人的文化兼容,至少能并存,也才不会衍生出自然的文化歧视来。

今日感慨:Good <wbr>For <wbr>You, <wbr>Bad <wbr>For <wbr>Whom?

 

3.1--31计划本周关注国家延迟发布。每周博主会发布本周所关注国家初步资料,欢迎各位博友贡献对该国各方面的印象资料与对值得一游的地方的推荐,并贡献推荐理由。

 

本日场景:告别巴拉德罗,到达哈瓦那,在哈瓦那的老餐馆豪喝。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他们的老侍者,能喝会跳。

 

 

本日小诗

 

蕙乐

 

芳驾绿茵驭海薰,

白沙碧海珑花裙。

羞蕾悄听闹水戏,

正启红唇饮轻醇。

 

本周袁氏推荐小菜:河螺青藕

河螺一斤,掺沸水中两分钟取出,用针挑出,去螺尾。鲜藕半斤切成螺肉大小藕丁,另选青椒两只切成螺肉大小椒丁。起油锅,先爆炒藕丁,再放入椒丁与螺丁。爆炒三分钟,放入食盐酌量,炒几下后起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