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乡的政府开同乡团拜会的时候遇到同学王国佐,他现在是邻县的一位副县长,我在团拜会上照例用我一向的风格对家乡的政府提了些意见,也贡献了一些建议。王兄在会后给我说,哈,你可真不给人面子,大新年的就批评人家,不过说的也是实话。会议结束前,他就提前离开了,然后给我短信,约了晚上与中学的同学聚聚。
晚上来参加见面的同学有六七位,在潘健同学太太开的皇驾咖啡,来的有诸国栋、陆标、周正云、程维、王国佐、包卫东和沈琴。除了各自的插科打诨以外,我发现最能与大家有共同语言的话题是关于孩子的教育——家长对待孩子的态度、孩子的爱好培养、大学专业的学习、父母对女孩的管教等等。我提出的孩子教育要发掘和尊重孩子爱好、注意形成寻常的沟通习惯、给孩子做事机会以培养他们的人情世故这三条关键要素得到大家很强的认同。我还鼓励大家向孩子学习,敢于接受新的知识渠道与各种新颖的技术工具。
初二在我三哥家吃饭的时候,我大姐就坐在沙发上,拉着我的手,说,“让我和小弟说两句家常话,一年到头也难得见到一次的。”其实这感觉也真的让我感到很亲切。我在中学的很多同学大部分都留在家乡,即使在外地上大学,大丰籍的学生最后往往喜欢选择回乡,这种恋土的心理使得我的中学同学的全国分布范围很有限。我经常对这种恋土恋乡的情结持批评态度,不过站在他们父母和亲友的角度也许觉得近乡近土的心理更安稳更踏实,所以这也没有一定的绝对规则,他们自己觉得好就行。不过我在聚会中还是忍不住劝解他们几句,对他们的下一代应当更有放松让他们自主的心意,让孩子在有一技之长的同时更要有见识。同学在一起,每个人一杆烟抽起来,这也就是在这个家乡的同学形成的风格:抽烟、喝酒、搓麻将,很多的工作与社会关系也就在这些活动中同时进行了。今天我的同学们很多都成为领导岗位上的人物了,正是60后掌权的时代。还好他们中的很多人还是敬业与有点企图心。同学一见面,还是那么亲热。我每次回来,就是专门地陪伴老母亲,很少找时间与同学聚会,也许下次也应该给同学的亲情留点空间。不过,怎么说呢,人生就是在遗憾中度过,要周全是很难的。我心中感念同学友情,希望她们是我有生之年生命中自然的美丽色彩而长长存留,而我也要找些机会浇点水,灌点溉。
本日场景:
停车在我爸爸出生地海门的老家镇上,吃吃老家的菜,真香噢。照例,过年是要祭拜先人的,我就用这种方式表示我对爸爸的深深怀念吧。

本日小诗
系傍
如果没有重力,
我会飞向何方?
如果没有重心,
我会怎样飘荡?
过年,
父亲家乡的菜味飘香,
想起走远了的他,
想起童年在他肩头的依傍?
本周袁氏推荐小菜:清蒸白条鱼
选湖产活白条鱼,大约一斤半以上,剖洗干净,小晾一会儿。将鱼那入沸水十五秒取出装在盘中,抹上酌量食盐,放入白酒少许,并葱段姜片。放蒸屉中蒸十五分钟取出可用。也可在食用前加上加热生抽酌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