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石的房价“拐点论”激起房地产业界与媒体的巨大反响,1月31日我主持的《头脑风暴》节目跟进讨论,并邀得“拐点论”主张者王石、“非拐点论”主张者潘石屹出场,风暴进行得相当有趣。王石举出数据,说明现在房地产的价格超过了价格上升水平与居民收入水平比的警戒线,并在货币紧缩政策下,房地产拐点已经客观上形成,尽管在不同地区与不同产品上表现得有所差异。而潘石屹认为,中国房地产强劲的需求态势并没有改变,供不应求的基本市场结构也未见明显松动,因此拐点并不存在,不过受政策因素影响,在8000元以下的保障性房地产市场上可能会出现价格下跌的可能。我个人支持“有限拐点论”,即认为目前房地产市场的某些部分发生了拐点现象,而且重点是在保障性住房部分,这一拐点客观上直接作用于两限房与经济适用房,但会对中档商品房造成牵累,形成较为普遍的观望现象,从而在客观上增强了开发商促销的压力,导致更明显的价格调整行为,但是高端房地产的价格基本不受影响,而且王石关于房地产价格上升与收入反差比的论述也不适用于这一层次的核心富裕购房群体。房地产商群体对于“拐点论”的反对,利益考虑多于事实考虑。不过,对于这一拐点是人为还是市场的自然反应,大家对于政策之手作用的共识比较普遍,唯“拐点论”主张者认为此次价格调整时间不会是短期的,而“非拐点论”主张者认为有限的价格波动反映的是不合理的政策操作,不可能长期坚持。
资深媒体人罗振宇先生尖锐地提出,王石先生对房地产已经快有三年不放话,一放话就提出“拐点论”,结合万科大力鼓吹的房地产产业化,这很可能是因为万科准备好了过冬,然后还盼望寒冬快来。王石对此正面回应,如果说房地产有寒冬,我们是做了准备,关键是我一直给同业呼吁,而同业并不当回事情。在我看来,万科在因应市场与政策之需方面,以产业化形成低成本生产规模、快速进入小户型市场、待到地价适度调整三个方面是比其他同业的过冬准备做得好,而其中用工业化的方式建房将成为万科在市场上快速发展从而具有更大发言权的核心。
“拐点”一词最近俨然已成为财经领域一特别热的关键词,这不仅仅说明它刺激着因为美国与全球经济形势而导致的对经济发展可能的结构性变化的敏感的政策神经,也说明是老百姓在可靠的投资工具欠缺而股市非常震荡的情况下对于稳健上升了好一阵的房地产的关注。从当天极其踊跃的现场观众出席情况也可以看到一斑。不过,我个人虽然支持有限拐点,但我的确相信在供求的结构性状况还没有大变的情况下,即使在保障性住房领域,目前的价格调整状况持续也就半年八个月而已,其后价格的升势难以改变,而中高端商品房更然。
3.1--31计划本周关注国家推迟发表。每周博主会发布本周所关注国家初步资料,欢迎各位博友贡献对该国各方面的印象资料与对值得一游的地方的推荐,并贡献推荐理由。
本日场景:
零点与第一财经等合作的“最有影响跨国公司评价”今天发布,微软、诺基亚、百胜、可口可乐等公司得奖。我也主持了今日的跨国公司带来的幸福感讨论。晚有第一财经高球俱乐部的企业家联谊活动。
本日小诗
两重
看着雨雪,
似乎无止无穷,
我温暖的心情,
并没有寒冷的窟窿。

本周袁氏推荐小菜:芒果汤圆
在沸水中将小汤圆二两放入,煮开后持续五分钟。盛入大碗,放入白砂糖酌量。凉后可放入小冰块若干。用大芒果一个,切下两片,用小刀,以井字切划,片下芒果小粒放入汤圆碗中,再以小碗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