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弟兄7个在老家,我老爸病了正好一周一天抽一个在家值班,我这老八就恰好编外了,但是实际上最主要的照顾力量其实是我妈。现在我的兄弟还是能经常照料老妈,但是最贴心的似乎是我姐姐。等到我哥哥生病,其实家中的子女还有两三个,但是马上谁护理的问题就激化了。想想现在大多数的人家就一个孩子,上面两个父母,还有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若干,真要病起来会怎么样?
现在生活条件与医疗条件都好了,人们活得更长(平均年龄)、更远(更多人在医院而不是家中去世)、更弱(一般的病能治好,很多人是耗到最后无药可治为止)、更孤独(一般没有那么多孩子日夜伺候),死得更不容易。在美国,父母病了大约25%是由配偶照顾的,20%是由女儿照料的,6%是由儿子照料的,其余是在医院或者养老院由专人照料的(其中老人对于养老院服务的抱怨度在增加)。中国的情况不同的是,养老院照料绝对是少数,医院照料是在急病的情况下,配偶与儿女还是相对主要的照顾者。非洲与中亚一些国家的法律规定照顾父母是孩子的法律义务,中国文化里子女照看父母天经地义的,也不看作什么牺牲,尤其会强调与父母的养育之情比对父母的照看也是自然的回报,婚姻法与民法里也有类似的精神,但是落实到实际操作上,多子女的家庭还好办一些,如果就是那么一个独生子女,职业竞争还那么激烈,就是孩子愿意照顾,客观上是很难的。老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真的父母病的严重,你要照顾父母还要工作两头跑,结果很可能是工作孝顺两头有问题。当然很多老人也很自觉,不想太拖累孩子,尽量少给孩子提要求,甚至有些父母病得严重一些,会主动拒绝深度治疗,只想早早了结。
在某些西方文化场景中,儿女的照看责任不是那么直接,因此利用专业机构来尽责老人与孩子均能接受。但是到今天我们中国人的文化里面还是觉得不舒服。而且家庭照顾也的确会增加家人在情感上得到的鼓励。但这就使得独生子女的家人照顾选择更为两难。另外也有经济负担能力的问题。事实上专业研究表明,一般的子女照料有更高的技术风险,因为他们通常没有太多的医疗知识,因此照料质量远远不如专业人员。我在想,今天站在独生子女的角度来说,一是要职业上多努力,存钱不只为房子、孩子,也还要为老子;二是应该有为家人买保险的意识;三是在学习烹调、园艺、宠物知识外,也应该有意识地学习一些护理知识,结交一些医疗护理界的朋友,平时也应该对于专业护理机构的服务与情况有所了解。而站在社会的角度而言,真正解决独生子女照看父母的问题,我觉得应该是发展在家护理服务,需要开发大量低成本的家庭化的专业护理小时工或长期工。不过,站在身为父母者自己的角度讲,过去轻视女孩的传统在切身的护理需要面前会多么错误,女孩才是最靠得住的贴心护理人员,尽管实际上这使她们承受了更多的多重压力与有了更多的付出。呼吁社会关注这个问题,并在这个方面多加讨论,为独生子女减轻负担,也为他们的家人得到适当的照看一起尽点力。

3.1--31计划本周关注国家:蒙古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9548eb01007w9y.html。每周一博主会发布本周所关注国家初步资料,欢迎各位博友贡献对该国各方面的印象资料与对值得一游的地方的推荐,并贡献推荐理由。
本日场景:
天大雾,又被搁在机场了。飞往上海。本人美国游学PPT,欢迎各位博友在私坊链接中浏览。
本日小诗
胡琴
那些人,
那些景,
映着那把琴。
固定着的琴弦和琴钉,
却是固定不住的琴心。
本周袁氏推荐小菜:雪菜蒸昂支
选中个活昂支鱼两斤(大约六七条),剖净去腮,在有食盐酌量的沸水中过水半分钟捞出滤干备用。碎雪菜放温水中浸十五分后捞出。将鱼入盘,放入生抽二两,上覆雪菜,并放姜片葱丝数片,在有隔层的铝锅中蒸二十分钟出锅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