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今日感慨:习惯不同意见的存在

(2007-12-16 08:38:48)
标签:

其他频道

    最近零点公布了今年度的宜居指数报告还有今年宜居城市的排行榜。我注意到大家对于这个结果还是很在意的,我在国内的一个朋友专门短信远在美国的我,对于厦门排在今年宜居榜首位表示质疑,因为厦门不久以前还正陷入因海仓化工区项目而引起的争议之中。从政府方面来说很多地方说自己在建设宜居城市,但是政治口号未必与事实一致;不少开发商也在强调自己项目所在的城市与自己项目社区的宜居性,但商业口号未必与市民感受一致;现在的老百姓也比以往更强调生活环境的质量了,但一些人的想法与其他人的想法可能有些差异。

    做社会研究多年,问卷分析的时候我们就会看到几乎每一个题目,同意的人有一个百分比,不同意的人有一个百分比,举棋不定的人有一个百分比。这就是意见的正常分布的格局。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会典型地遇到这样一些情况:一是有人会因特定事件而否定整体或者常态,而且不能接受其他人很可能与他不同的感受,我想我前面提到的厦门是个典型的情况,克林顿总统在中国人中的地位并不高,但在他访问中国时明确地宣示对台“三不”政策后他得到的认可度急剧上升;二是一些人会用自己作为本地人的意见来推想其他人的意见,其实不一定,比如就是在安全感很低的广州也还是有50%多的人觉得生活在广州还比较安全,这五成人口的意见是不能推想另外大约三成半明显感到不安全人口的意见的;三是政治意愿不能代替社会事实,我在以前曾写一个文章批评口号政治,责备一些地方把建设和谐社会说成自己是和谐社会,把要坚持科学发展观说成自己是科学发展观的典范,你在权位上意味着与不在权位上的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要是不在权位上的人的不同意见说不出来,政治就成了口号游戏与操纵机制;四是非建设性的学术界的存在,当今中国学术界博导太多、博识者太少,教授太多、能真传道解惑的太少,职称太多、能真正做贴近现实研究者太少,写跟风文章堆积垃圾出版物者太多、言之有物者太少,注意大而无当的问题者太多、能钻研而突破关键难题的人太少,学术界当为这些人主导,这个江湖就不好玩了,苛评、指责、排斥就成为维护“学术权威”地位的武艺。在此种种社会风气之下,不同意见的表述空间很小、持续很难、言者很累。

    但正因为如此,这个社会才更需要不同意见,不能因为满足一部分人的看法就压制另一部分的看法,不能因为有些当政者不悦就篡改数据;不能因为某些学术权威的权威就要附和他们的意见。中国的各类公众声音的平等表达机会不是完全了,而是还有严重偏差;很多基于政绩考虑的舆论表现方式不是真正的良治之道,实际上正是当权者的歪风邪气;某些学术权威的霸道正是因为我们的官僚化学术体制助长了他们的对于学术丰富化的反动地位;而也有一部分公众,虽然只是普通民众,也在现在的社会风气下习惯了推己及人的老想法但却不见得是对的想法。值得欣慰的是,纵向来说,不同意见的存在空间在增长,新一代年轻人才不会简单认同权威而会更接受具有说服力的沟通,所以让我们习惯坐到桌面上发表出自己的意见吧,即使不同意见,我们也让其他人说了再说,绝对不能以自己的见解先定地认为可以代表其他人的意见。

 

3.1--31计划本周关注国家:孟加拉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9548eb01007n47.html每周一博主会发布本周所关注国家初步资料,欢迎各位博友贡献对该国各方面的印象资料与对值得一游的地方的推荐,并贡献推荐理由。

 

本日场景: 经过一天的转机,终于回到了耶鲁。旅途的辛苦不仅有工作成就的回报,还有一个甜蜜的慰劳:感谢敏华与高蕾两位同学在耶鲁著名的“中国城”3H楼,为我与董倩组织了向中国同学的告别晚会。

 

本日小诗

 

岁蚀

 

蝴蝶问讯不醒的石头,

关于古往今来爱情的火候。

等待着那个答案,

多少朵春花误了梦秋,

钢铁般的誓言悄然生锈,

潮水忘了执着拍岸的理由。

今日感慨:习惯不同意见的存在

 

本周袁氏推荐小菜:麻辣鲜菜

选新上市塔菜一斤(3—4棵)和鲜笋半斤洗净,切成小片段。选鲜姜和鲜辣椒切小片,橄榄油起锅,放入碾碎干椒和干花椒酌量,先放鲜椒姜小炒,一分后放入笋菜片爆炒三分钟,放辣酱、食盐酌量,砂糖少许。续炒一分钟起锅可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