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两张信用卡,但卡用得肯定没有许多博友多,除了在国内外旅行住宾馆或在大店里买东西刷卡外,我喜欢象土财主一样带一堆现金,虽然不很安全,却也十分实用。原因在于我非常爱逛小摊小店小巷子,爱去集市排档小黑店,我的经验是——任何地方的这些地儿才是真能看出一地的风情及一地的民生的,而各地中心商业区的步行街、名牌购物区、Shopping
Mall其实区别是相当的小的,而帮助我们认识本地人文的价值也就很有限。我想很多背包族或者在边远地区旅行得多的人就比较能接受我的模式。
不过,用现金需要很好的钱包,我现在的钱包,小牛皮的,很软手感很好,但太大,经常要放在公文包里,放在西服里面就会鼓鼓囊囊的,所以常常在付钱时候发现钱包没放在身上。这个已经比上次一只小点了,上一只更大,所以我几乎老是把它忘在车里,以至于有好几次请客吃饭到买单了尴尬地自己的钱不在身上,还得请别人代劳。我怀念我的前一只钱包,那只用了三年,不大不小,不厚不薄,是我很称心如意的钱包了,一直用到很破了才换的。哈,就是钱包都是老旧的好,换了新的,样子气派未见得就很享受,我记得我有不少朋友的牛皮钱包都是那种用了一千多年的老旧模样。
再者就是零钱硬币,我在大三的时候就发现零钱很难搞,就放在一个抽屉集中,一直集了十多年,大约有三千多元,现在我还偶尔把那一大堆硬币拿出来,发现居然还有文革时代的硬币且可以完整地找到不同年份的。而现在我就尽量在找钱的时候不要硬币,有硬币就放在车上让司机师傅早上买报纸用。我发现,上海是零钱硬币找赎最多的城市,而北京则似乎又可算用硬币找赎最少的城市呢。
现在钱也真毛了,大家揣的现金大概都是一百块一张的,有一叠你不用大钱夹还真不妥。不象以前的一块、五块、十块钱当家的时候,小钱夹就够用了。有些朋友光信用卡就有十来张,刷爆了也还是那一张卡,这就是非现金支付的优势了。我估计在我,刷暴卡将主要是我老婆和孩子的事了,而我自己还可以用那一两张卡,揣一个钱包,继续当着土土的现金族。
本日场景:作为领驭风云人物候选人接受采访。确定了今年与第一财经合作的最有影响跨国公司评价活动方案。晚间小龙虾吃的干活。
本日小诗
化忧
看那些雨儿化成虹氤,
我再没有梦可以保守。
快乐的氧气已经流走,
你不能把青天也弄皱。
夏季映透冰川的水粉,
美丽的花儿不着哀愁。

本周袁氏推荐小菜:辣炒蚌丝
新鲜河蚌五到六只(每只三四两),用切菜刀开壳取出蚌肉,洗净滤干,切成丝,拌淀粉少许。准备小辣椒六七只也切成丝。大火起油锅,放姜丝小炸,放入蚌丝快炒一分,再放入料酒、料葱、食盐、砂糖和老抽酌量,翻炒几下,放入辣椒,再炒一分钟后出锅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