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今日感慨:企业家也是面镜子

(2007-04-09 09:26:20)

    有一个企业家做了十五年的生意,就是一路过来,甘苦自知,有一次一个媒体记者花了很大的功夫去动员他接受一个关于创业史的采访,在采访结束以后,他有一个感慨,那就是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原来做过那么多事情,那些事情现在回想起来的感受与印象都有了很大的不同。这个采访可以看做是一个回溯与反思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受访者经过了一次系统的自我梳理与合理化表述,从而实现了一次对自己个人历史与自我形象的定义,当然聪明的媒体记者可能不会简单认同采访者的定义,他会依照他的其他采访经验对于这位企业家的特性与社会形象做出他自己的定义。

附图  企业家个人印象构成图今日感慨:企业家也是面镜子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两个定义,这两个定义可能一致也可能交叉也可能完全不一致。按照我们的社会交往圈的距离,其实一个企业家还可以找到更多的关于他自己形象的定义——如果用专业测量工具对一个人的能力、情商、智商、人格特征、价值观模式进行测定,它在一定程度上能显示那个所谓的“客观的自我”的某方面的样式,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我们自己用朴素的方式不能感到的,但它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我们为什么表现成那样和我们到底适合表现成怎样;在密友中,我们分享了更多更对称的信息,所以可能彼此的了解度较深,但由于密友形成过程中有趋同且互相加强某种共同倾向的特性,且密友之间看待彼此及同一事物具有很强的立场取向与情感影响,因此密友印象也并不因共享信息量大而成为真正准确的形象;同行与员工往往获取企业家较多的某一方面的信息,且往往有行业化、技术化、管理化的评价趋向,但也因存在竞争利害与雇佣博奕关系而可能构成观察与判断立场的差异;而一般朋友尤其是泛泛关系者会多受传递口碑者的立场影响,且也受企业家外在气质及在短时间接触内传递符号信息的风格影响;风闻者则仅知其名而不知其实,从而有相当多的概率受自己对名人的一般评价的印象,比如有人会认为“有名的人总是多少有点名堂的人”,那么他会倾向于对此企业家多少有一点尊崇之心,另一些人会认为“有名的人说到底就是一个炒作,其实没有什么的”,那么他多少有一点不屑之心;而在不知者中间,人们无法对特定对象作出评价,仅在他现场获得信息的时候能从对人的名字、所在行业、企业知名度这类事物的外在表现上形成喜好倾向,比如人们对“李狗剩”与“李一锋”两位陌生企业家的形象感受一定是后者胜于前者。

    企业家在社会上的印象包括了所有这些方面的层次,而实际上每层次的管理要求是不一样的。公众型企业家与一般企业家的区别,在于较多地了解与测度自己在不同层次的印象特点,并运用不同的传播工具与内容对不同层次的受众加以干预与影响。但是今天即使已经小有名气的公众企业家可能并没有进行多少自觉的公众影响力分层管理工作。实际公众型企业家通常会面临一个有意思的挑战,就是他们获得的业内认同与公众认同往往有相当大的差距,其典型如张朝阳在IT圈内、潘石屹在房地产圈内,他们都显示出内低外高的特点,而如柳传智、王石这一类圈内外认同均衡者或许才是真正值得我们推崇的。

附图  某企业家关于其领导力测试的近中外关系圈结果示意

今日感慨:企业家也是面镜子

    对公众型企业家最可能有的误解是把他们只看做作秀型企业家,其实不然。作秀固然是成为公众型企业家的一个必要条件,但是仅作秀不足以成为具有持续代表性的公众型企业家,事实上这类企业家应该是敏感受众需求特征、擅长进行多方面沟通、有效传达相关信息、准确把握形象分寸的高手。在企业家普遍不重视自己公众形象的时候,作秀者很可能会得形象先机(现在的一些名列前茅的企业家有这样的可能),但在有更多沟通型、动员型企业家涌现的时候,内实外秀者才会更多地成为公众型企业家的主流,也才能更加积极有效地传递企业家群体的关键形象点。

本日场景:今天在宽沟看到美丽的春景。晚上飞往美国,先洛杉矶,然后丹佛。博友们,我会及时通报消息。猪猪们虽然不在一方,心更在一方了。

今日感慨:企业家也是面镜子

本日小诗

行游

于是,

我离开地,

如雨儿的曾经,

与云同游……

本周袁氏推荐小菜:咸瓜毛豆

    将黄瓜三根放阳光中晒三日,然后放三两盐箦之两日,再晒一日,洗净切成碎片。起油锅,先放鲜毛豆三两,爆炒五分钟,再放咸瓜末,炒三分,加砂糖少许可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